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策略研究

2025-09-05 作者: 姜龙 来源: 经济导报
  姜龙

  摘要: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不仅能减少并规避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能将学生因隐私权发生的损害降到最低。本文通过阐述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相关问题与重要性,提出相关管理策略,以切实保证学生的隐私权不受侵犯,进而实现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与宿舍管理效能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隐私权;学生宿舍管理;策略
  近年来,伴随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长,使得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出现更多新问题。尤其是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探究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学校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中,学生隐私权管理条款不够完善。高校明确提出禁止私自携带或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相关危险物品以及卫生方面的规定且宣传较广,但对隐私权的表述,例如,“学生私人领域”等相关概念的表述缺失,出现学生宿舍隐私权的保护条款模糊或矛盾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宿舍管理。
  (二)行为执行边界不合理
  一方面,学生宿舍突击检查是学校各部门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其无法有效规避学生休息或者更换衣物等;另一方面,在学生宿舍管理单人或多人检查的过程中,私自打开学生储物柜以及翻动衣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隐私权的认知不全面
  一方面,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以宿舍管理为主要任务,隐私权利意识淡薄,容易出现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自身拥有的隐私权不够清晰,尤其对学生宿舍管理员不定时突击检查寝室等行为是否违法的概念较为模糊,不利于其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二、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伴随学生在生理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使得学生对自身私人空间需求较为强烈。对此,高校不仅应将基于隐私权的宿舍管理体现在学生日常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还应渗透在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中,以此营造重视并尊重学生隐私权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学生宿舍中的私人物品是学生自我认知以及表达自我的重要载体,强化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不仅是对学生隐私的保护,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拥有更多自主权,在维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能够强化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与理解,以此减少因隐私权问题造成的矛盾或者冲突,有助于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制度保障等,能够明确学生宿舍管理边界等,避免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进而助推高校管理层从经验化管理转向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三、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策略
  (一)营造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校园氛围
  隐私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学生作为公民也享有此项权利,学校应明晰隐私权是学生个人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此,学校可着力通过营造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校园氛围,让尊重学生隐私权成为学生宿舍相关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共识。
  第一,开展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新生入学专题教育。对此,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特色及生源特点等内容,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将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重视引导学校不再只是局限于浅介绍的教育内容上,着力通过关于隐私权的情景模拟或正反面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学生对自身隐私权的重视与保护意识,注重将学生在意的相关内容纳入新生入学专题教育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以此营造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在新生入学专题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常态化教育。学校可针对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专门设立学生宿舍隐私保护月,在学生宿舍隐私保护月期间,着力举办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引导校内师生对隐私权进行深度思考,为形成尊重隐私、彼此信任的校园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着力通过校园官方公众号或广播站等校园媒体对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进行广泛宣传,并且,为了表示对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视,开设学生隐私保护专栏,该专栏重点发布学生投稿的学生宿舍隐私小故事以及法律专家对隐私权的科普等内容,以正反面典型带动学生形成尊重隐私的校园氛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校园公告栏的宣传作用,定期张贴学生宿舍管理中的隐私注意事项等实用内容,以此为前提,让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形成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
  (二)加强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制度建设
  隐私权作为自然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独立性与人格权特性等特征,该权利涵盖个人对私人空间、活动以及信息等方面的控制权。学校要想强化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实效,使学生宿舍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制度建设。[2]
  第一,制定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专项管理规范。学生应以校内关于学生宿舍隐私的案例为依据,从立法的角度入手,着手修订《学生宿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学生隐私权以及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界限与检查程序。其一,明确规定学生的隐私权。以我国《民法典》为基础,结合学生宿舍管理目的以及空间限制的特殊性,明确学生享有隐私权的同时,规范其隐私保护,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能有法可依。其二,明确学生宿舍管理者的管理界限。《学生宿舍管理条例》中应明文规定,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时,应在校内后勤管理部门以及保卫部门许可属于紧急事件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宿舍检查,并且辅导员以及其他人员需经过学生本人同意后方可进入检查。其三,明确学生宿舍管理者的检查程序。《学生宿舍管理条例》应明文规定在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时需提前以线上或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学生,重点包括检查时间、范围以及目的等,同时检查时需跟随两名及以上的检查人员以全程记录的方式填写检查情况。
  第二,以必要性与最小化的原则建立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信息管理制度。学生宿舍信息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为了平衡学生宿舍管理需求以及保护学生隐私权要求,应以必要性与最小化的原则收集学生基本信息,诸如姓名、寝室号以及联系方式等,着力在满足学校基本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隐私权的侵扰。
  (三)重视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素养以及水平直接决定着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质量及水平。
  第一,学校应提高校内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入职门槛,在招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时,应着重关注应聘人员是否具备法律意识与职业素养,以此扩充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队伍。[3]
  第二,强化校内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涵盖《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对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相关冲突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以此强化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重塑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对隐私权与学生宿舍管理的认知,从而避免过度管理造成学生抵触。另一方面,针对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进行实践培训,实践培训内容重点包括如何同学生沟通宿舍检查事宜、如何在不触碰学生隐私权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检查等,以此引导学生宿舍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同时,引导其认清自身管理界限以及范围,明确其宿舍管理行为不得突破隐私权的边界,进而助推其探寻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与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平衡点,确保其可以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开展自身工作,从而避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事件发生。
  第三,鼓励学校辅导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加入学生宿舍管理中,在壮大学生宿舍管理服务队伍的同时,能够以多重视角处理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实践,对学生宿舍进行全方位管理。
  (四)建立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信息平台
  《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不仅体现在第六章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文中,而且体现在对公民隐私权的尊重与保护。因此,学校应积极建立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信息平台,加以保护学生个人数据信息等,以此强化对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与尊重。
  第一,明确学生宿舍隐私保护信息平台的目标。该平台的核心目标是以最小化数据收集为原则,仅收集进行学生宿舍管理的必要信息数据。
  第二,设立学生自动终端、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工作窗口以及数据侵权预警模块。其一,学生自动终端模块,该模块重点以学生人脸识别以及个人数据信息为主要内容,学生若想修改自身数据信息,需两名及以上学生宿舍管理员同步操作;其二,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工作窗口模块,该模块以学生宿舍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汇报以及任务下达等为核心,为学生宿舍管理员提供便捷工作平台;其三,侵权预警模块,该模块明确数据泄露后的校内通报、补救流程以及追责机制,确保学生隐私权的有效维护。当平台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立即启动校内通报机制,对受影响学生发送预警信息,确保该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启动数据泄露的补救流程,该平台通过快速调整应急预案,启动相关工作人员恢复数据等措施,以此减轻学生数据泄露的不利影响。此外,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追责,以此警示全校师生,增强其对学生隐私权的重视与保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是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探讨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相关问题,明确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从营造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校园氛围、重视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信息平台以及拓展学生宿舍隐私保护的救济途径四个方面提出基于隐私权的学生宿舍管理的策略,以此更好地维护校内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夏佩.高校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平衡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50.
  [2]陈怡欣.法制视阈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8):89-90.
  [3]黄翠芬.民办高校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6):70-72.
  (作者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