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销量创新高却“营利双降”

长安汽车差一个“爆款”?

2025-09-01 作者: 于婉凝 来源: 经济导报
  “爆款”产品的缺失,是限制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实现实质性突破的重要因素
  ◆导报记者 于婉凝 济南报道 

  2025年上半年,对于长安汽车(000625.SZ)来说,收获与压力同在。
  日前,长安汽车披露半年报,这也是其母公司中国长安升格一级央企后,长安汽车的首份半年报。
  财报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整车实现了约135.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创下了近8年来同期销量新高。
  但同时,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却双双下滑: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减少5.25%;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减少19.09%。
销量创近8年新高
  上半年,长安汽车整车实现了约135.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创下了近8年来同期销量新高。
  销量创下新高的同时,挑战随之而来,长安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
  不过,长安汽车核心盈利指标呈现积极信号,扣非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3.87%小幅上涨至14.58%。这表明剔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因素后,该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在增强。
  事实上,长安汽车整体盈利能力的承压早在2024年就初见端倪。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5.37%至73.21亿元。
  长安汽车高管在8月25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今年一季度公司为稳基盘、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市场资源投入力度,使综合单车资源同比增加;同时,因新能源销量提升导致销售服务费增加,以及新品上市推广、品牌宣传等致使广告费用增加,公司销售费用有所增长,进而影响了盈利水平。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增41.70%,至43.61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达到32.84亿元,亦有所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因缩短供应商支付账期影响,本报告期末,长安汽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6.0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34.35亿元的净流入下降350.57%。同时,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余额合计较年初降低约31%,2025年1—6月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较2024年减少50天。
高增速之下仍有隐忧
  在整体承压的财报中,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表现成为半年报最大亮点。
  2025年上半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2万辆,同比增长49.1%,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3%。
  不过,较高的增速之下仍有隐忧。
  从此前制定的年度销量目标来看,长安汽车旗下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分别锚定50万辆、22万辆、28万辆的销售规模。
  但结合1—7月实际销量来看,除长安启源以19万辆的成绩达成67.85%的目标完成率外,深蓝和阿维塔的完成情况都略显不足,其中前者目标完成率34.06%,后者完成率更低,仅为31.41%。
  “爆款”产品的缺失,是限制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实现实质性突破的重要因素。
  懂车帝数据显示,今年1—7月,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最高的车型为微型电动车Lumin,但仍与比亚迪海鸥、吉利银河星愿存在不小差距。尽管Lumin在3万—6万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单车利润微薄,难以支撑品牌向上。
  除此之外,高端市场市占率不足,也是长安汽车新能源难以实现品牌“破圈”的一大短板。
  尽管该公司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新能源车高端化仍低于预期。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上半年销量增长主要依赖阿维塔06、07(主销价格20万左右),高价车型阿维塔11、12并非主力。此外,深蓝上半年推出大6座SUVS09,最高月批发量曾超过4000台,但7月份批发量已下滑到2332台。
  不过,身为汽车行业“老兵”,长安汽车深谙生存之道。无论是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领域的“北斗天枢”计划,还是全球化领域的“海纳百川”计划,都是其为突破“缺乏爆款、高端不足”瓶颈、主动求变的关键举措。
“新长安”冲击年销500万辆
  行业变局之下,长安汽车的组织与战略焕新已落地。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次日媒体发布会上,出任新央企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朱华荣感叹“遍地机会”。
  “我发现,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太小,现在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朱华荣说。
  他明确提出,中国长安将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战略主线,计划到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
  在此基础上,2025年长安汽车全年销量目标定为300万辆,新能源汽车100万辆,预期营业收入3550亿元。
  长安汽车的智能化能力也一直受到业内关注。
  半年报披露,在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发布了天枢底盘、天枢智驾、天枢座舱等行业领先技术;完成了垂直出库、爆胎行驶等45个动底融合功能场景方案开发;掌握了超脑中央计算平台、以太环网通信等关键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量产全车全域统一DDS(数据分发服务)协议栈,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推动“智驾平权”落地。
  财务数据上,长安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提升。
  2024年该公司研发支出合计达101.59亿元,同比增长12.7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6%,较2023年的5.95%和2022年的4.68%显著提升。同时,研发团队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达12141人,占比22.03%,较2022年的7899人(占比18.42%)实现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资本化研发支出36.54亿元,占研发投入比例达35.96%,体现了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