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半年报盘点

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王海光

2025-09-01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与“稳定器”,其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成长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紧密相连,更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汇聚最广泛职工群众思想合力、引领社会价值趋向的深远历史重任。
  当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的企业发展改革任务和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的挑战,需要深刻领悟强化与创新思想政研工作的极端关键性与现实紧迫感,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构建协同机制,确保实现深度融合
  党委统领与支部联动。建立党委抓总、支部落实的纵向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与考核体系。例如,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等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考核。推广“党建+项目”模式,在重大工程中设立党员责任岗、突击队,将政治引领融入业务场景。如通过“任务解码”将思政目标与主责主业指标绑定,实现思想状态与业务进度同步跟踪。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宣传、工会、团委等协同落实的“大思政”格局,是国有企业突破传统思政工作碎片化、单向化局限,实现资源整合、效能倍增的关键举措。这一格局需以组织联动、资源互通、方法创新、评价共治为核心,形成“宣传引导、工会服务、团委凝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工作体系。例如,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直通车、连心码”等渠道征集意见,结合人力资源部将思政表现纳入干部考核,形成全员参与的合力。
  创新内容设计,贴合企业实际需求
  政治引领与业务赋能结合。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企业改革实践结合。如开展“学思践悟”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转化为生产力。针对改革攻坚中的矛盾点,如安全生产困境、市场前行瓶颈等,通过“保生存、谋发展”“走在前、挑大梁”“五转五增五提升”互动活动,既阐释企业战略必要性,又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化解焦虑情绪。文化浸润与价值塑造并重。挖掘企业红色基因,依托职工思想教育基地、“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户外暖心驿站、“党建+”健康驿站、职工书屋等阵地,开展“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革命文化薪火相传”活动,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职工归属感。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通过“五星党员”“红旗班组”“党员先锋岗”评选,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与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吸引力实效性
  数字化赋能与互动化传播。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的深刻影响,以及职工队伍代际更迭、思想观念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碎片化的新特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插上信息化翅膀。要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思政”模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短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扩大覆盖面。例如,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平台、企业微信公众号开展“指尖上的思政课”,增强参与感。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如红色电影观影、线上知识竞赛,结合线下工间操、健步走、趣味运动会等,形成虚实结合的育人体系。问题导向与精准施策。建立职工思想动态监测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职工代表巡视、联谊活动等定期收集意见,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例如,针对职工关注的薪酬调整、岗位变动、荣誉疗养、大病救助等问题,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及时回应关切。实施“六必访、六必谈”制度,在职工加入企业、离开岗位、过生日、婚丧嫁娶、家庭变故等关键节点提供关怀,增强情感联结,形成“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的团队观念。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精练专业团队
  选拔与培养并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政治素质作为选人用人首要标准,优先提拔既懂生产经营又善做思政工作的复合型干部。例如,通过“三维联审”制度(政治表现+群众评议+党组织评价)考察干部履职表现。建立人才信息库,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多岗位、多领域的实践机会。组织一线年轻干部到机关科室锻炼,创造条件推荐优秀人才到上级机关部室及单位“以干代训”或挂职学习,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激励与考核并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与经营业绩互为参考。例如,实行“双激励、双否决”原则,党建考核与经营考核结果挂钩,同时赋分、同步考核,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浓厚氛围。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红色工匠”等荣誉称号,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调动队伍积极性。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更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动力源”。国有企业的各级党务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从企业中心任务和实际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加强探索,找到更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入融合的切入点和共振点,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独特的政治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协同服务分公司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