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聚焦一线丨赤峰柴矿公司:

小小电工包 撑起安全生产“一片天”

2025-08-27 作者: 李鹤 来源: 经济导报
  在赤峰柴矿公司检修作业现场,总能看见一支技术精湛的维修电工队伍。他们身背厚实耐用的帆布电工包,里面装着万用表、绝缘胶布等专业工具。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装备,却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法宝”。
电工包里的“维修密码”:
快速响应保生产

  不久前,采区三号井提升机风机电机突发异响,导致生产中断。电气技术主管张立广闻讯后,立即带上工具包赶往现场。他熟练地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迅速锁定故障点——电机绕组局部短路。随后,他利用包里的专业材料进行绝缘修复,以最快速度恢复设备运行,将生产影响降到最低。
  “每次故障抢修,电工包都是我们的‘战友’。”张立广说,“工具虽小,作用却大,关键时刻能顶得住、靠得上。”
修旧利废“百宝箱”:
降本增效显成效

  电工包里不仅装着工具,还藏着团队降本增效的“妙招”。在设备维修中,他们坚持“能修不换、能用不弃”的原则,盘活闲置备件,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一次,主竖井空压机房高压开关柜突发故障。电工张佳伟检查后发现,合闸系统机械结构损坏。他们没有直接申请新配件,而是从改造替换下的闲置断路器中找到适配部件进行更换,经调试后成功恢复设备运行。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井下液压站电磁阀故障时,电工张永斌利用退役设备的完好线圈替换损坏部件,短时间内完成修复,既节约了采购成本,又缩短了停机时间。
  “我们不仅要会修,还要会算。”张永斌说,“修旧利废,积少成多,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技能传承“工具箱”:
以老带新强队伍

  电工包不仅是维修工具,还是技术传承的载体。电工班长彭红波每次带着徒弟杨宝春作业时,都会耐心讲解工具的使用技巧。
  “万用表测电压要选对档位,绝缘胶布缠绕要均匀牢固……”在维修风机控制柜中,彭红波一边示范接触器更换步骤,一边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在师傅的指导下,小杨逐步掌握了故障诊断和规范操作的要领。
  这种“传帮带”模式,让新员工快速成长。如今,电工班组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电气设备维修经验,先后解决多项设备顽疾,成为保障生产的坚实力量。
  小小的电工包,承载着赤峰柴矿公司电气维修团队的匠心与担当。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创新的思维和传承的精神,为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用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使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赤峰柴矿公司 李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