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山东自然资源

《2025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发布

山东蝴蝶兰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2025-08-13 作者: 杜杨 来源: 经济导报
  我国现代花卉流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超市成为新零售重要渠道之一,销地批发市场功能不断转化,花店个性化功能更加突出,花卉电商突出“小而美”,盆栽电商赛道成为热点
  ◆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日前,中国花卉协会发布了《2025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结合河北、江苏、山东、广东、陕西等省(区、市)的2025年年宵花市场情况调查数据,对全国花卉产销形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特别是对2025年蝴蝶兰等年宵花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花卉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预测2025年,蝴蝶兰电商销售占比超过20%。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山东不少地方涌现出一批蝴蝶兰产业园,这些产业园积极发展花卉科研、种苗繁育、生产销售、电商物流等业态,尤其是通过电商、线下批发等多元化流通方式,将鲜花送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撑起了当地花卉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整体供应链体系调整转型
  《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鲜切花种植面积稳中略增,设施水平和优质花比例大幅提高,但由于传统市场消费降级、新兴市场价格意愿偏弱等原因,鲜切花行业呈现“量增价跌,结构性分化”的特点,整体供应链体系在供需调整中逐步转型。
  具体而言,受悦己型消费、即时零售(外卖/直播)驱动,2024年,花卉零售消费市场总规模近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8%。其中,花卉电商消费约1200亿元,占54.5%;实体花店消费1000亿元,占45.5%。电商连续3年成为增长主引擎。
  《报告》认为,近10年来,中国花卉流通体系从传统以B端为主、线下分层串联的模式,转向现代B端与C端并重、线上线下多渠道交织的复杂体系。电商崛起削弱了销地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流通环节部分减少,零售渠道多元化(如线上平台、花店、超市等),出口结构优化,但新市场秩序尚未成熟是当前主要制约因素。
  2025年,我国花卉市场呈现电商渗透加深、向小型化与特色化发展的趋势。蝴蝶兰电商销售占比超过20%,中小花卉品种走俏。
  《报告》分析认为,目前中国花卉零售业销售持续增长,政策支持推动行业长期发展,消费升级带动高端花卉和定制化需求,电商助力市场扩张,但物流成本高、同质化竞争和信任问题仍是挑战。未来行业将依托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拓展空间,企业需优化品质、品牌和服务以提升竞争力。
  《报告》预测,我国现代花卉流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超市成为新零售重要渠道之一,销地批发市场功能不断转化,花店个性化功能更加突出,花卉电商突出“小而美”,盆栽电商赛道成为热点。
蝴蝶兰“开”遍山东
  如上所述,《报告》多次提到蝴蝶兰及相关产业。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山东各地蝴蝶兰产业园区可谓“遍地开花”,通过积极发展花卉科研、种苗繁育、生产销售、电商物流等业态,以及电商、线下批发等多元化流通方式,实现了蝴蝶兰产业的聚集。
  在潍坊青州,青州市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000余亩的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是集花卉科研、种苗繁育、生产销售、电商物流、会展文旅、温室工程等业态为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建有山东省花卉行业唯一技术创新中心,是山东省花卉产业领军企业。此外,青州也是北方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建成了占地面积1600亩的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入驻商户1500多家,2024年,青州全市花卉交易额达139亿元,其中85%以上的花农、花商、花企投身电商直播,花卉电商年交易额突破40亿元。
  在青岛平度旧店镇,也有一家万汇蝴蝶兰产业园。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蝴蝶兰种植,打造集组培育苗、现代化种植、研学及观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年产鲜切花300余万枝。花卉产业还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促进农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景屋村,有一座占地面积9360平方米的蝴蝶兰大棚,这里不仅接待当地市民采购,培育的蝴蝶兰更是发往广东、福建、浙江等花卉市场。目前,景屋蝴蝶兰基地已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累计为5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青岛在花卉、苗木出口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出口鲜花515.83万株,同比增长34.25%,创历史新高;出口苗木货值159.1万元,同比增加8.47%。青岛交通便利,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区域邻近,区位优势明显,据当地从业者介绍,近年来,海外市场对鲜切花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日本,当地花道文化盛行,对蝴蝶兰这类高品质鲜切花的需求量相当可观。同时,当地从业者还不断加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的蝴蝶兰研发机构交流合作,引进品种与技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