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创新传承路径

许可欣

2025-08-04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本文聚焦于延安时期红色标语,对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在当代的传承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研究。文章开篇深入剖析了延安标语的核心内涵,并探讨了这些标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随后,文章着重探讨了延安红色标语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最后,文章提出了创新传承延安红色标语的路径,包括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将红色标语融入校园教育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等,旨在激发红色标语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扩大其影响力。
  一、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的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类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强调:“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提出“劳动也是一门课”,倡导学员们从课堂的理论学习中走出来,参与到工农群众的劳动实践中去。1941年冬,中央党校内出现“实事求是”的标语,以此作为中央党校的指导思想。在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实事求是”体现了中央党校在思想方面对干部培养的要求,即理清物质和意识关系以及认清现实,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二)时事与政策教育类
  党在延安时期开启了依托干部学习教育武装全党、指导革命的生动实践。为号召学生响应中央政策,陕北公学提出了“每天学习八小时”等口号。同时,陕北公学对学生采用战斗化、军事化管理,提出了“战斗地学习”等口号。在党中央的指导下,陕北公学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的标语口号激励抗大学员投身理论知识学习并坚持劳动生产,为持久抗战做好准备。还有诸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武装保卫学习”“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节约一分钱增加一份抗日力量”等标语口号,都是基于延安时期物质匮乏、干部教育缺失的情境下,为沿着党的政治路线前进,为党中央输送更多的优秀干部资源而发出的时代号召。
  (三)爱国情感共鸣教育类
  延安时期,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实现民族解放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当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抗日救国是团结全国各地大量学员的重要思想基础,“积极抗日,杀敌报国”的口号将无数有志青年凝聚在延安。党的领导人指出:“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的口号和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提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该标语是抗日军政大学在1937年4月制定的校训,八字校训既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也是对抗大学员提出的要求。
  二、延安时期红色标语功能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一)重视红色标语的信息传达功能
  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的设计契合大众文化水平。中国具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并伴随着群众平均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简明地向大众传达教育主题,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标语都是使用简单通识的汉字进行组合。延安时期红色标语多以粉刷、石刻等形式展现,其宣传方式多样、材料易得,这些特点使标语口号的传播广度大大提升。另一个观点也为红色标语的成功运用做出了解释,“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复述的次数越多,转换到长时记忆的信息量也增多”。延安时期红色标语书写在人群的视线范围之内,耳濡目染中标语所传达的内容进一步印入脑中,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红色标语信息传达的特征,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我国人均学历水平已显著提升,但因受短视频时代的影响,人们往往倾向于接受碎片化信息。标语的简单明了契合大众信息接收偏好,使大众在短时间内轻松获取标语口号所要传达的信息。
  (二)发掘红色标语的情感感召功能
  标语口号本身就具有凝聚人心、创设氛围的作用。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为号召军民坚持抗战设计了“反对投降,抗战到底”的标语口号,利用标语口号激发军民的情感共鸣,将军民凝聚团结为一个整体。此外,红色标语口号的情感感召功能也衍生出环境烘托作用。例如,将标语口号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延安时期悬挂的“实事求是”标语,不仅作为思想指南被广泛传播,同时也巧妙地发挥着环境装饰和氛围烘托的功能。时至今日,“实事求是”依旧悬挂于在许多正式场合中,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真理追求、对实践尊重的情感号召。
  (三)重视标语口号宣传中的科学逻辑
  标语口号既要内容符合现实情况,也要在传播过程中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延安时期陕北公学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的标语口号,在内忧外患下制作这一标语,鼓励受教育者迎难而上,坚定必胜信心。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标语口号贴近军民生活实际,用语通俗易懂。“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直接点明了当时军民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生产则是为了保障生活,两者都与军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克服困难,敌人丧胆”则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军民们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成为激励军民前进的号角。艺术化方面,“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对仗工整,将学习与生产、困难与敌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使得标语口号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同时,“克服困难,敌人丧胆”这一表述,既展现了军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又通过“敌人丧胆”这一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敌人面对军民们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时的惶恐和无力,增强标语口号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的传承创新路径
  (一)打造红色标语矩阵媒体宣传模式
  随着大众生活节奏日渐提速,传统“围墙式”宣传效果随之减弱。加之,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分散了大众对某一具体信息的注意力,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传统宣传模式存在的弊端要求红色标语寻找新的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为红色标语提供广阔宣传平台的同时,红色标语瞄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痛点。在红色标语的运用过程中,除了利用环境装饰、书籍等传统媒体传播红色标语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宣传红色标语,在互联网用户使用过程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标语打造“没有实体的围墙”。
  (二)构建红色标语入校园新方式
  红色标语的创新传承路径,关键在于将其精神内涵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建设红色标语纪念馆,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实物展示、历史讲解、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标语的魅力,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同时,我们要做好红色标语入课堂的工作,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国史教育等课程,让红色标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还可鼓励高校教师将红色标语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如文学、艺术等领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三)鼓励标语文化与文创产业相结合
  红色标语文创产品是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作为叙述历史的新时代文化产物需要在内容设计、营销上多下功夫,以此增加用户体验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可以参考延安时期红色标语的字体形式创作推出纪念款钥匙扣、研学纪念礼盒等等。这样的文创产品既具有实用性和纪念性,又展示出红色标语文化的内涵。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红色文创产品的营销手段,近年来沂蒙粗布等文创产品正在借助线上渠道走向全国。红色标语口号也可借鉴相关成功经验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方法,在标语口号纪念馆中设立文创产品商店,线上充分利用淘宝、抖音直播等网络电商平台,以便于更好地借用文创产品助推红色标语口号传播。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