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上市时间未定,且最终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但该计划一旦落地,将成为公司2019年登陆科创板之后的又一次资本动作
◆导报记者 石潇懿 济南报道
近日,一则消息震动资本市场:“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被曝正与顾问商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目标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约合71.85亿元人民币)。
虽上市时间未定,且最终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但该计划一旦落地,将成为公司2019年登陆科创板之后的又一次资本动作。
一季报现隐忧
2019年9月,作为非洲最大的手机销售商,传音控股(688036.SH)以“科创板手机第一股”的身份登陆资本市场。
彼时,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手机厂商,凭借在非洲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被外界称为“非洲手机之王”。
据了解,传音控股主要从事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主要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0%,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公司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传音控股最新公布的季度经营业绩出现明显滑坡,引发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的广泛关注。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下降达69.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下降74.64%。
谈及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原因,传音控股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毛利有所减少。
截至7月31日,传音控股的股价为76.23元/股,市值约868.72亿元人民币,2025年以来股价下跌18.52%。
就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经济导报记者多次致电传音控股官方电话,均无人接听。经济导报记者又给传音控股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目前,传音控股虽然仍保持非洲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其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出现下降。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传音控股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为47%,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
近年来,三星、小米、OPPO、荣耀等消费电子品牌纷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述品牌在非洲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至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21%、13%、3%、3%。
传音控股虽凭借先发优势稳坐非洲市场头把交椅,却天然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撑根基。反观小米、OPPO等品牌,不仅有海外市场新据点“可攻”,亦有国内市场大本营“可守”。而这些品牌对海外市场的冲击,可能会直接动摇传音控股的基本盘。
因此,要想破局,传音控股必须“不走寻常路”。
探高动作不断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传音控股正加速寻找契合自身的新增长曲线。
近日,传音控股在MWC2025上重磅发布了全新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称该机型刷新三折叠手机轻薄纪录,成为全球最薄三折叠手机。
传音控股表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目前暂无正式量产计划,但已具备量产能力。如PHANTOM Ultimate系列概念机一样,其核心想展示的是TECNO在折叠手机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工艺方面的领先技术实力和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创造力。
今年的传音控股,探高动作不断:发布钙钛矿太阳能充电概念手机,其旗下TECNO品牌发布两款全新AI智能眼镜,PHANTOM V Fold2折叠屏手机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
传音控股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在影像、AI、充电、基础体验等技术领域重点打造产品价值点,提升中高端产品竞争力。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传音控股研发投入为57976.72万元,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3%,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4.4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下转2版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曾这样评价传音控股:“这是一家有着‘本分’基因的企业,聚集了蓝海市场的用户需求,但生意模式的护城河不够宽。其中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和价格,劣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生态上。”
而传音控股如今频频探高的动作,正巧回应了段永平当时的评价。这些动作被业界解读为“秀肌肉”之举,意在摆脱低端标签,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拓展品牌市场空间。
频繁加码新业务
面对市场变局,传音控股试图通过加码新业务寻找突破口。
传音控股表示,基于在新兴市场积累的领先优势,公司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在新兴市场开展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扩品类业务以及提供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传音控股旗下还包括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产品范围从手机扩展到智能音箱、智能手环、电视、空调、洗衣机等。
近年来,传音控股也一直在加码布局消费电子市场之外的新增长业务。其旗下品牌itel官网上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储能相关产品,这些产品旨在解决非洲多个地区普遍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传音控股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将营业收入明确划分为手机销售和其他产品收入,其中手机销售收入为631.97亿元,收入占比为93.68%,同比增长10.2%;其他产品收入为42.59亿元,收入占比为6.31%,同比增长7.25%。
不过,传音控股的“其他业务”虽然有所增长,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于何时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仍待市场检验。
◆导报记者 石潇懿 济南报道
近日,一则消息震动资本市场:“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被曝正与顾问商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目标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约合71.85亿元人民币)。
虽上市时间未定,且最终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但该计划一旦落地,将成为公司2019年登陆科创板之后的又一次资本动作。
一季报现隐忧
2019年9月,作为非洲最大的手机销售商,传音控股(688036.SH)以“科创板手机第一股”的身份登陆资本市场。
彼时,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手机厂商,凭借在非洲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被外界称为“非洲手机之王”。
据了解,传音控股主要从事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主要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0%,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公司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传音控股最新公布的季度经营业绩出现明显滑坡,引发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的广泛关注。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下降达69.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下降74.64%。
谈及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原因,传音控股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毛利有所减少。
截至7月31日,传音控股的股价为76.23元/股,市值约868.72亿元人民币,2025年以来股价下跌18.52%。
就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经济导报记者多次致电传音控股官方电话,均无人接听。经济导报记者又给传音控股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目前,传音控股虽然仍保持非洲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其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出现下降。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传音控股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为47%,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
近年来,三星、小米、OPPO、荣耀等消费电子品牌纷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述品牌在非洲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至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21%、13%、3%、3%。
传音控股虽凭借先发优势稳坐非洲市场头把交椅,却天然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撑根基。反观小米、OPPO等品牌,不仅有海外市场新据点“可攻”,亦有国内市场大本营“可守”。而这些品牌对海外市场的冲击,可能会直接动摇传音控股的基本盘。
因此,要想破局,传音控股必须“不走寻常路”。
探高动作不断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传音控股正加速寻找契合自身的新增长曲线。
近日,传音控股在MWC2025上重磅发布了全新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称该机型刷新三折叠手机轻薄纪录,成为全球最薄三折叠手机。
传音控股表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目前暂无正式量产计划,但已具备量产能力。如PHANTOM Ultimate系列概念机一样,其核心想展示的是TECNO在折叠手机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工艺方面的领先技术实力和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创造力。
今年的传音控股,探高动作不断:发布钙钛矿太阳能充电概念手机,其旗下TECNO品牌发布两款全新AI智能眼镜,PHANTOM V Fold2折叠屏手机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
传音控股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在影像、AI、充电、基础体验等技术领域重点打造产品价值点,提升中高端产品竞争力。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传音控股研发投入为57976.72万元,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3%,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4.4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下转2版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曾这样评价传音控股:“这是一家有着‘本分’基因的企业,聚集了蓝海市场的用户需求,但生意模式的护城河不够宽。其中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和价格,劣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生态上。”
而传音控股如今频频探高的动作,正巧回应了段永平当时的评价。这些动作被业界解读为“秀肌肉”之举,意在摆脱低端标签,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拓展品牌市场空间。
频繁加码新业务
面对市场变局,传音控股试图通过加码新业务寻找突破口。
传音控股表示,基于在新兴市场积累的领先优势,公司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在新兴市场开展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扩品类业务以及提供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传音控股旗下还包括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产品范围从手机扩展到智能音箱、智能手环、电视、空调、洗衣机等。
近年来,传音控股也一直在加码布局消费电子市场之外的新增长业务。其旗下品牌itel官网上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储能相关产品,这些产品旨在解决非洲多个地区普遍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传音控股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将营业收入明确划分为手机销售和其他产品收入,其中手机销售收入为631.97亿元,收入占比为93.68%,同比增长10.2%;其他产品收入为42.59亿元,收入占比为6.31%,同比增长7.25%。
不过,传音控股的“其他业务”虽然有所增长,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于何时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仍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