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前哨证券

基于大数据的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创新探索

山东胶东航空城投资有限公司唐凯璇

2025-07-30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国企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亟待突破传统模式局限。大数据技术引入纪检监察领域,催生数据整合、关联挖掘与精准监督新范式。本文聚焦基于大数据的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创新路径,致力于构建智能化、精准化的现代纪检监察体系,助推国企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风险预警模式,数据预测与风险识别
  风险预警模式立足国企运行全流程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以精密算法识别财务异动、权力行使、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点。该模式将敏感岗位履职行为与历史违纪案例进行模型比对,从业务数据波动中提取风险信号,对偏离正常轨迹的行为趋势作出早期预警。当招投标流程出现异常、“三重一大”决策执行偏差、资金使用呈现规律性异动时,系统自动生成风险等级评估报告,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精准介入时机。此预警机制变事后追责为事前防范,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有效堵塞权力寻租空间。
  精准监督模式,画像定制与靶向监督
  该措施突破传统“一刀切”监督局限,基于大数据构建差异化监督策略。该模式依托岗位职责、权力行使、历史行为等多维数据,为重点人员、关键岗位刻画“廉政画像”,形成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对国企领导干部,侧重“三重一大”决策行为分析;对经济业务人员,聚焦资金流向异常监测;对招投标管理者,重点追踪交易规律偏离情况。监督资源由此实现精准配置,使有限力量投向最需关注区域。
  协同联动模式,信息共享与跨部门协作
  协同联动模式打破国企内部信息壁垒,构建起纪检监察、财务、人事、业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该模式将分散于各系统的碎片化信息进行结构化整合,形成全景式数据视图,使权力运行轨迹清晰可见;另外,跨部门数据关联分析揭示出单一维度无法发现的隐匿风险,如财务数据与招标行为的关联异常、人事变动与合同签订的时序关系等。以此模式使监督触角延伸至业务运行各环节,形成数据驱动的联防联控机制,避免了监督真空地带的出现。
  数据治理优化了权力运行轨迹,使监督机制嵌入业务流程,形成可视化管控体系。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监督理念融合发展,催生国企治理新范式。数字监督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监督手段从单一走向多元,监督效能从经验判断升级为数据支撑。数据驱动使监督关口前移,权力边界更加清晰,廉政生态更为健康。数字赋能弥合了监督缝隙,实现精准定位风险点,推动反腐败治理从个案查处迈向系统防控,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向智慧化以及精细化方向发展,必将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