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潍柴动力聚焦国内外新能源前沿技术,已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方向全面布局,致力于向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导报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7月25日,是潍柴动力(000338.SZ)的股东们值得开心的日子。这一天,潍柴动力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正式实施,在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持有的904.14万股外,其余87.07亿股股份的持有者,每10股会被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47元(含税),总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30.2亿元。
最优盈利数据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动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56.9亿元,同比增长0.81%,归母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1%,交出了历史最优的盈利数据。
而从分红情况看,潍柴动力2024年度曾实施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为32.4亿元,从而使得全年分红总额达到62.7亿元,金额创出公司历史新高,分红派息比例达到55%。
其实,潍柴动力一直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让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2022年至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22亿元、45亿元、62.7亿元,现金分红金额持续走高。如果从上市算起,潍柴动力已累计为股东现金分红近350亿元,在山东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即便放在整个A股市场中也算是“绩优生”。
如此重视股东回报、坚持大手笔分红的潍柴动力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分红的基础是公司的业绩优良、现金流充足,而潍柴动力20多年来心无旁骛攻主业、围绕主业扩张并购,坚持科技创新、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修筑科技“护城河”,才铸就了如今在工业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以来,潍柴先后把法国博杜安、德国凯傲、美国德马泰克、美国PSI、加拿大巴拉德等10多家全球高科技企业纳入潍柴大家庭,补齐了我国在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CVT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又整合雷沃农业装备等产业资源,构建起了全球绝无仅有的同心辐射产业生态圈。
2025年依然可期
近10年,潍柴在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强度超过6%,居全球同行业前列,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世界纪录,并且不断以大马力产品升级迭代,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大马力、低油耗的产品。凭2024年国内重卡动力38.7%的市占率、重型发动机销量全球第一,潍柴以持续创新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如今,潍柴动力已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2024年国外收入为1197.74亿元,占营收比例的55.53%。其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智慧物流等业务板块,下属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如今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潍柴动力同样厚积薄发,在6月下旬于沈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展览会(CIME2025)上,潍柴携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增程电机等拳头产品亮相,尤其让业界感觉意外。
其实,潍柴动力从2010年开始就超前谋划新能源业务,聚焦国内外新能源前沿技术,已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方向全面布局,致力于向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2025年3月28日,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据悉,该产业园布局50GWh电池PACK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其中一期规划建设4条刀片电池PACK线,具备电池PACK 20GWh/年产能。
针对2025年,潍柴动力在年报中设定了2265亿至2373亿元的预计销售收入目标,潍柴动力的股东们,仍然可以畅想这一年度的分红目标。
◆导报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7月25日,是潍柴动力(000338.SZ)的股东们值得开心的日子。这一天,潍柴动力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正式实施,在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持有的904.14万股外,其余87.07亿股股份的持有者,每10股会被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47元(含税),总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30.2亿元。
最优盈利数据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动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56.9亿元,同比增长0.81%,归母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1%,交出了历史最优的盈利数据。
而从分红情况看,潍柴动力2024年度曾实施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为32.4亿元,从而使得全年分红总额达到62.7亿元,金额创出公司历史新高,分红派息比例达到55%。
其实,潍柴动力一直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让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2022年至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22亿元、45亿元、62.7亿元,现金分红金额持续走高。如果从上市算起,潍柴动力已累计为股东现金分红近350亿元,在山东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即便放在整个A股市场中也算是“绩优生”。
如此重视股东回报、坚持大手笔分红的潍柴动力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分红的基础是公司的业绩优良、现金流充足,而潍柴动力20多年来心无旁骛攻主业、围绕主业扩张并购,坚持科技创新、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修筑科技“护城河”,才铸就了如今在工业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以来,潍柴先后把法国博杜安、德国凯傲、美国德马泰克、美国PSI、加拿大巴拉德等10多家全球高科技企业纳入潍柴大家庭,补齐了我国在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CVT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又整合雷沃农业装备等产业资源,构建起了全球绝无仅有的同心辐射产业生态圈。
2025年依然可期
近10年,潍柴在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强度超过6%,居全球同行业前列,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世界纪录,并且不断以大马力产品升级迭代,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大马力、低油耗的产品。凭2024年国内重卡动力38.7%的市占率、重型发动机销量全球第一,潍柴以持续创新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如今,潍柴动力已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2024年国外收入为1197.74亿元,占营收比例的55.53%。其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智慧物流等业务板块,下属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如今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潍柴动力同样厚积薄发,在6月下旬于沈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展览会(CIME2025)上,潍柴携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增程电机等拳头产品亮相,尤其让业界感觉意外。
其实,潍柴动力从2010年开始就超前谋划新能源业务,聚焦国内外新能源前沿技术,已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方向全面布局,致力于向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2025年3月28日,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据悉,该产业园布局50GWh电池PACK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其中一期规划建设4条刀片电池PACK线,具备电池PACK 20GWh/年产能。
针对2025年,潍柴动力在年报中设定了2265亿至2373亿元的预计销售收入目标,潍柴动力的股东们,仍然可以畅想这一年度的分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