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工作与国企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并不存在天然耦合性,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使融合边界存在张力。可从机制完善、价值引领、载体构建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融合达到新水平,使国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逻辑动因;融合路径
思政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生命线。将其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并不是简单堆砌,而是要基于系统观念促进其有机结合。据此,学界产生诸多研究成果,集中在融合意义、问题及对策等。对融合的逻辑动因、诱发的深层问题、针对性强的优化策略等研究稍显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相关探究,有利于国企释放新动能,更好服务国家发展。
一、融合的逻辑动因
(一)历史逻辑
发轫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将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经验。革命时期,党基于革命形势提出诸如“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采用“挖穷根”“诉苦水”等方式进行革命动员,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融入认同过程,凝聚革命力量为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党的中心任务,开始注重以政治工作激发群众力量,促进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交织影响,思政工作确保经济工作不走偏,为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基于新任务,进一步将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其互相促进保证特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理论逻辑
深深扎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国企中思政工作属上层建筑范畴,生产经营是经济基础核心内容。生产经营一方面创造企业本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创造包含思政工作在内的上层建筑所依赖的重要基础,影响其性质和属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政工作,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来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生产经营高效开展,确保其沿正确方向前进。
(三)实践逻辑
受到国内外新形势的影响。从内部看,部分民营企业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浪潮中表现抢眼,这使国企为保持国民经济支柱作用,势必抛弃“等靠要”思想,增强创新求变自觉性,这为思政工作的出场与发力提供必要场域。从外部看,世界经济亟待复苏,影响国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效率,这对思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引导国企更好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融合边界的张力失衡
(一)两者固有差异
就思政工作和生产经营各自性质和属性来看,其并不具有天然耦合性。目标导向上,前者侧重观念上的统一和意识形态建设,后者关注物质利益的获得。工作方法上,前者以教育、宣传、思想动员等方式为主,后者是以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开拓等方法为要。参与主体上,前者是党政宣传、思政工作人员在进行专项工作,后者则是由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员工一起负责等。
(二)融合边界的张力失衡
这些固有差异使两者在融合边界出现难以消解的张力,造成失衡的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国企对加强思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思政工作可有可无,企业只要有效益就可以。二是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适配度低。把政工岗位视为安置性岗位,对思政工作者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不够,不敢、不愿、不会抓思政工作。三是思政工作队伍管理与企业人才管理匹配度低。刻意将政工干部培育与企业人才培养剥离成独立的“两条线”,影响发展合力的形成。
三、融合的优化路径
需从系统观念出发,联系、运动、发展地把握两者关系,从机制完善、价值引领、载体构建促融。
“三完善”建强体制,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转化为企业领导力。一是完善思政工作领导机制。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一岗双责”制度及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运行机制,要求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领导熟悉彼此业务,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二是完善思政工作责任体系。要建立各级各类责任清单,细化“一岗双责”内容,明确任务节点目标,确保规定工作不缺项。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倒逼各级领导抓好思政工作。三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问题谋划思政工作考核要点,采取互查、通报、述职评议等方式加强考核监督。要将思政工作与企业综合考核实现双向嵌入,形成各有侧重、协调一致的考评体系,建立健全问责制度,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三到位”强化价值引领,把党的理想信念转化成企业发展凝聚力。一是文化渗透到位。要注重优秀企业文化引领,开办道德讲堂、道德模范评选等增强凝聚力。要加强暖心工程建设,维护员工权利,不断提高满意度。二是思想激励到位。要以演讲比赛、专题讨论等形式强化企业形势任务教育。要利用企业官微、内部网站、杂志等平台策划诸如“打造新动力、提质增效益”等主题宣传活动,化解矛盾、鼓舞士气。三是行为规范到位。要以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加强作风建设。要以廉洁教育、制度完善、监督落实、违规惩处等措施加强纪律建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三促进”构建多维载体,把党重视发展理念转化为企业推动力。一是促进干部员工成长成才。搭建素质提升平台,以不同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强化技能,加强兼职政工干部知识培训提升各项能力。二是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搭建沟通解困平台,以走基层、定期思想动态调研活动做好一人一事思政工作,完善特困职工兜底措施、帮扶救助档案进行精准帮扶,制定稳控化解方案,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三是促进经营活力提升。搭建创效活动平台,丰富文体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策划举办营销大赛等,群策群力破解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李瑞奇,谢昊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5(04):44-51.
王玉,刘力波.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探索历程及其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25(02):76-85.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本文系2024-2025年度邢台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系统观念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TSXZZ202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