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山东自然资源

阳谷林下养殖面积超3000亩

带动农民就业1200余人

2025-07-16 作者: 赵贤民 吕华清 来源: 经济导报
  导报讯 阳谷县积极推动林下特种养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培植示范企业,扩大养殖规模,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发展林下特种养殖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强调其能实现林产与林地资源结合,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如林下蚯蚓养殖可节省成本、改善土壤,还能处理有机废弃物并生产有机肥;能促进农民增收,像林下蚯蚓养殖每亩年利润8000余元,林下金蝉养殖每亩年增收1500余元;还能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环境。通过收入对比、专家讲座、科普宣传及参观考察等,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原则,将林下特种养殖与绿色循环经济、无公害产品生产、乡村振兴规划相结合。依据不同物种习性规划养殖区域,如将林下蚯蚓养殖区设于距居民区300米外乔木林区,蟾蜍养殖区营造幽静环境,林下金蝉养殖分布在经济林区及村庄周边树林。
  培育龙头,示范引领。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突破口,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鼓励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聊城德鑫林下蚯蚓养殖有限公司投资550余万元建立460余亩养殖基地,还建设温室大棚和加工车间,带动150余人就业,年助农增收270余万元,该基地已申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4年初,阳谷县杏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国有赵王河林场投资200万元建设200余亩林下蟾蜍等中药材养殖基地,计划拓展繁育规模,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并获授“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园区培育单位”称号。
  强化服务,全力支持。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服务队,深入基层为养殖企业(户)服务,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县财政整合资金支持林下特种养殖,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扶持。同时,利用互联网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目前,阳谷县已培植林下特种养殖示范企业2家(其中林下蚯蚓养殖1家,林下蟾蜍养殖1家),全县发展林下特种养殖面积超3000亩,林下蚯蚓养殖500亩,林下蟾蜍养殖200亩,林下金蝉养殖2300余亩。带动农民就业人数达1200余人,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余万元,利润1000余万元。 (赵贤民 吕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