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党建引领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探索

——基于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五聚工程”的经验启示

2025-07-09 作者: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凌恒 来源: 经济导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其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开控股”)立足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以“聚魂、聚心、聚智、聚能、聚力”五大工程为实践载体,探索出一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一、理论逻辑: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其核心是通过思想引领、价值凝聚和文化塑造,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社会目标有机统一。从理论维度看,这一过程体现了三重逻辑:
  政治逻辑层面。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这一政治逻辑指导下,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犹如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定盘星”,它能够确保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的发展方向,并与国家的宏观战略部署紧密相连,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战略意图的同频共振,从而在推动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管理逻辑层面。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尤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思想政治工作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说教,而是深入到员工的情感层面,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营造文化浸润氛围以及实施价值引导等多维度手段,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与外在执行力。这种管理逻辑的运用,使得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凭借强大的团队合力与高效的执行能力,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发展逻辑层面。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依赖于持续的创新动能,还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它通过有效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内在的精神力量逐步转化为外在的物质成果,从而为企业注入一股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种动力不仅支撑企业当前的稳健运营,更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广开控股的实践行动,正是深刻植根于这一理论逻辑的基础之上,通过精心策划并实施“五聚工程”作为强有力的抓手,逐步构建起了一个系统化、层次分明的完整链条。这一链条涵盖了从“思想引领”出发,逐步深入到“价值凝聚”,再进一步推进到“能力提升”,最终实现“效能转化”的各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广开控股成功地将思想政治工作从原本较为抽象、难以量化的“软约束”状态,逐步转变为了具有明确目标、可操作性强的“硬支撑”体系,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实质性跨越和显著成效。
  二、实践路径:“五聚工程”的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
  广开控股的“五聚工程”并非孤立的实践举措,而是围绕“政治引领、人文关怀、教育创新、阵地支撑、融合赋能”五大维度形成的系统化工程,其核心在于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滴灌与全域覆盖。
  (一)聚魂工程:以政治建设筑牢发展之基
  政治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与“魂”。广开控股将党的领导内嵌于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党建进章程”“三重一大”前置研究等制度设计,确保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同时,以“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常态化机制为载体,推动各种理论学习。这一实践印证了“政治引领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的理论命题——只有将政治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才能确保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聚心工程:以人文关怀凝聚发展合力
  现代组织行为学强调,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是组织效能的重要来源。广开控股从“文化、关爱、沟通”三个层面构建人文关怀体系:提炼“科技金融、和合共赢”的发展哲学与“创领精神”,形成企业共同价值导向;通过节日慰问、文体活动等“暖心工程”提升员工获得感;以“一对一”谈心谈话制度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员工诉求。这种“情感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单向灌输,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了“思想共鸣”,为企业凝聚了“上下同欲”的发展合力。
  (三)聚智工程:以教育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广开控股创新教育载体,构建“内训师+多元平台+特色内容”的立体教育体系:组建30余人的“内训师”队伍,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知识资源;通过“红色金科园 党建大讲谈”“广开青年学堂”等平台,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以“开发区改革发展史”“廉洁从业”等专题宣讲,传承精神谱系、强化责任担当。这一模式体现了“教育赋能”的理论价值——通过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政治素养,更激活了企业的创新动能。
  (四)聚能工程:以阵地建设拓展服务半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依赖于载体的可及性与传播力。广开控股构建“支部阵地—开放阵地—宣传阵地”三位一体的阵地体系:规范建设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走廊等“党建之家”,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在产业园区建设6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依托集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讲好企业故事、传播正能量。这种“线上+线下”“封闭+开放”的阵地建设模式,突破了传统党建阵地的空间限制,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升级。
  (五)聚力工程:以融合赋能服务发展大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发展。广开控股推动“三个融合”:与改革发展融合,将党的决策部署融入企业战略,推动转型创新与提质增效;与社会责任融合,通过金融服务、对口帮扶等实践,践行“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文化融合,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文化建设,形成“创新、协同、担当、进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实践验证了“融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理论判断——只有将思想引领嵌入企业经营全链条,才能真正实现“以党建促发展”的目标。
  三、成效与启示: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升华
  广开控股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资产规模突破1600亿元,跻身中国服务业500强;党建品牌连续多年获国家级、省级荣誉;金融服务支持超1400家中小企业,对口帮扶助力脱贫攻坚……这些成果不仅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价值,更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启示:
  第一,坚持思想铸魂,构建“大思政”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附加任务”,而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大思政”理念,将其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人才强基,锻造复合型政工队伍。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需选拔既懂政治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训与实践提升其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骨干队伍。
  第三,坚持融合创新,提升工作质效。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源泉。需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文化建设、员工服务等深度融合,通过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延伸工作触角,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的“五聚工程”实践,不仅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样本,更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规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核心,以“融合”为路径,以“创新”为动力,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服务力和干事创业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