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头版

中欧班列年开行千列跨境结算超5500亿元

上合示范区构建开放强磁场

2025-07-07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导报记者 戚晨 青岛报道

  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上合示范区正以“开路先锋”的姿态,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山东样板”。
  7月2日,“丝路相连 上合共赢”——全球媒体山东行走进上合示范区活动于青岛启幕。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为期3天的行程中,记者们深度探访上合示范区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制度创新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解码其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物流贸易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等多维路径,成为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的关键枢纽。
市场化运作
赋能产业升级

  总资产1890亿元、年度营收178亿元、管理企业236家……在上合控股集团的创新发展示范中心,一组极具张力的经济数据勾勒出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劲曲线。成立短短3年,这家国有企业以市场化运作破局,迅速成长为驱动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增长极,展现出强大的资本聚合力与产业辐射力。
  “我们突破传统国企发展模式,以资源整合重构要素配置,用价值创造激活市场潜力。”上合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殿玺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向记者介绍,围绕城市开发运营、股权投资与资本运作、物流贸易、商业文旅四大核心产业集群,集团构建起多维协同的产业生态矩阵,实现从单一开发向全链条价值运营的跨越升级。
  在城市建设领域,集团创新实施“五大新城”空间战略,形成产城融合新范式。如意湖总部基地已集聚中国物流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30余家行业龙头,构建起高端产业生态圈;地标建筑上合大厦以5100平方米无柱式宴会厅的超大空间,成为承载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平台,彰显示范区的开放气度与服务能级。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从资本运作层面,上合控股集团打造了“基金+金融+基地”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激活跨境资本流动新动能。与香港鼎珮集团合作设立的10亿元港资双币种基金,开创青岛跨境资本合作新典范;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起的欧亚基金,成功吸引20余家中亚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完成156个优质项目投资布局,构建起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本纽带。
  集团的物流贸易板块更是展现出领航者姿态。据了解,2024年,上合控股集团在大宗商品进口领域成绩斐然:哈萨克斯坦粮食进口量达13.8万吨,占该国对华出口总量10%,位居全国行业第二;白俄罗斯乳制品进口量1.54万吨,占据该国对华出口份额30%,跃居全国行业首位;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年开行量突破1000列,TIR出境发行量稳居全国榜首;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已发展成为全球农产品流通枢纽,重塑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市场化机制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陈殿玺介绍,集团锚定未来三年总资产突破3000亿元的战略目标,将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合示范区正构建起对外开放的强磁场。2024年带动山东省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16.2亿元,较201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速20.7%;实际投资额达8.5亿美元,增长6.9倍,年均增速38.3%,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并赋能产业升级。
“丝绸电商”绘就
跨境贸易新版图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双重驱动下,青岛上合示范区在“一带一路”版图上绘就跨境贸易的新范式。这座占地5平方公里的“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不仅是连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数字贸易桥梁,更成为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试验田。
  走进基地的“数字选品中心”,实时跳动的电子屏如同全球贸易的脉搏,俄罗斯的巧克力、哈萨克斯坦的蜂蜜、中国的智能零部件等来自20余个国家的千余种商品,在此完成线上线下同步展销。
  “我们像跨境电商的‘超级选品师’,通过整合全国重点产业带资源,为中国企业出海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基地运营负责人介绍,以山东本地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例,通过该平台,已帮助数十家企业成功打开中亚市场,将传统产业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新动能。
  智能仓储区是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生动写照。AGV机器人有序穿梭,依托“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基地创新构建“保税仓+海外仓+前置仓”三级仓储网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TIR国际公路运输服务,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中俄专线运输时间大幅压缩至8天,货损率降至0.5%以下。
  在金融服务大厅,数字化金融创新同样亮眼。基地联合金融机构开发10余种特色产品,其中基于“数字一单制”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已累计完成跨境结算超5500亿元。
打造“山东样板”
发挥新优势

  从文化交融到经贸往来,从人才培养到设施联通,上合示范区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成果丰硕。今年5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情况。发布会上,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表示,作为全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在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上合组织‘中国年’,站在新起点,上合示范区正以综合改革为总牵引,突出‘扩能提质’主题,主动链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力、经贸服务力、资源链接力、项目推进力,为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更多可行方案。”张庆伟表示,上合示范区加强与各市、自贸试验区、经济园区联动创新,推出11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0项获得国家推广,促进山东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在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扩能提质的若干措施》,从推进综合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经贸产业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23项支持举措。涵盖争取上合自由贸易空港等政策支持、举办重大活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探索特色商品关税政策等。
  随着战略蓝图的持续铺展,上合示范区必将以更强劲的发展势能吸引全球资源汇聚,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山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