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以广东某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例

2025-07-02 作者: 吴迪 吴楚升 欧阳荣俊 陈美琪 付家豪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广东某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全面调研和分析,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能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运用IPA数据分析法进行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能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为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平台;IPA数据分析
  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对传统学生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及服务方式的全方位升级。它并非简单的线上迁移或模式复制,而是理念、技术、组织、文化多层面的深刻变革。本研究选取了广东肇庆市的一所民办高校,在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积极探索,力求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为满足需求、提升管理水平与竞争力,该高校决定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的某高校作为调研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全面的用户调研。
  访谈法是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手段。访谈脚本围绕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对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使用体验以及对平台的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在学生基本信息方面,了解学生的年级、专业、性别等,以便分析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差异。
  问卷设计是本次调研的关键环节,主要依据IPA数据分析法进行设计。问卷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基础信息,用于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这些基础信息有助于分析不同背景学生对一站式服务平台的需求和评价差异。第二维度总计10项重要性变量(学籍管理、请销假申请、宿舍管理、校园活动信息发布、心理咨询服务、就业信息查询、课程资源共享、在线学习辅导、校园缴费服务、后勤报修服务),并进行重要性和满意度打分。
  问卷发放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最终回收问卷419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75.6%。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和统计,人口学变量的特征清晰地反映了本次调查对象的具体分布情况,不同变量的频率结果是差异分布,符合取样调查的基本要求。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调研数据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校学生对一站式服务平台的需求和意见。
  将问卷数据导入SPSSAU在线分析软件中实现分析过程。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类社会实践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检验,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都反映良好,说明研究数据效度质量高,数据有效,分析可以继续进行。根据重要性均值和满意度均值,绘制IPA分析图。IPA分析图以重要性均值为横坐标,满意度均值为纵坐标,将10项服务变量划分为四个象限。结合优先级顺序得到的优化设计策略是:第Ⅳ象限需要重点改进的有心理咨询服务和就业信息查询;第Ⅰ象限应继续努力的是请销假申请和学籍管理;第Ⅱ象限顺其自然的有在线学习辅导和校园缴费服务;第Ⅲ象限低优先暂不需要改进的有校园活动信息发布、课程资源共享、宿舍管理、后勤报修服务。通过IPA分析图,清晰地展示了学生对一站式服务平台各项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平台在各项服务上的表现情况,为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究提供了直观、有力的依据。根据IPA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如重点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和就业信息查询服务、优化请销假申请和学籍管理服务,合理分配资源,优先解决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升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技术层面问题,IT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器性能欠佳,难以承载大量用户访问,平台易卡顿、崩溃;数据治理困境凸显,数据孤岛严重,各部门数据独立,无共享机制;数据安全风险高,防护不到位,且数据质量不佳,录入不规范,存在缺失、错误、重复问题。
  人员层面问题,工作人员数字素养不一,培训缺失致人员难跟进,部分工作人员在使用一站式平台时操作生疏、业务流程不熟;学生对平台接受度和使用能力有别,还有学生习惯传统方式,对线上服务不信任,阻碍转型进程。
  管理层面问题,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不明,未结合校情与学生需求,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建设一站式平台时,未充分调研分析,功能设计不合理,使用率低;推进缺计划与连贯性,项目衔接协同差;一站式平台建设运营涉及多部门,部门协同困难,且因沟通协调机制缺失,数据标准、业务流程难统一,建设缓慢、功能不全,学生办事难且耗时,部门利益冲突也阻碍转型推进。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在技术优化策略方面,为突破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瓶颈,需加大IT基建投入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升级网络,合理配置服务器并采用云计算;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标准,强化数据安全防护,定期校验清洗数据,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人员能力提升上,从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两端发力。对工作人员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训,培养数字化思维;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培训平台使用,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设立奖励和反馈机制,提升双方数字能力与平台使用效果。
  管理机制创新层面,高校应制定科学规划,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整体战略,明确各阶段任务。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定期沟通协调。健全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多渠道收集意见,定期评估优化,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质量。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聚焦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数字化转型,以某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分析对象,揭示转型现状、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通过搭建平台提升了服务效率,但在技术、人员、管理层面存在IT基建薄弱、数字素养不一、规划不明等挑战。IPA分析显示,学籍与宿舍管理获认可,请销假申请等服务需重点改进。研究提出对策:技术上加大基建与数据治理;人员上强化数字化培训;管理上制定科学规划并建立协同评估机制。研究指出,数字化转型前景广阔,高校需持续完善平台与素养培养,但受限于样本范围,后续可扩大调研深化探讨。
  参考文献:
  覃耀坚,叶梅丹,郭海兰.高职院校辅导员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探索——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J].时代报告(奔流),2025(01):153-155.
  王杰斌.数字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现状、现有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25,14(01):16-19+23.
  徐逸凡.数字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1):163-164+167.
  刘一江,李振荣.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数字素养建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4(24):13-17.
  姜庆华,袁旭元.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图景[J].江苏高教,2024(07):88-95..
  张文婷,李梦婷.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4(03):130-132.
  余波.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策略[N].黑龙江日报,2024-05-30(008).  
  [8]刘源,徐奋飞.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与建设研究[J].人生与伴侣,2024(19):9-11.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本文系肇庆市社科联项目“肇庆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研究——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圈’”(24GJ-203);广东理工学院科技处项目“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究”(2023YBSK052);广东理工学院科技处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合路径研究”(2024YBSK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