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构建水务“一张网” 做好民生服务商

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苏萍

2025-05-07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水,是城市的血脉,亦是民生的命脉。在济南这座因泉而生的城市,水务服务早已超越简单的资源供给,成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关键标尺。面对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府财政支出收紧、水资源短缺加剧等严峻形势,济南市以改革破局,用创新作答,用“一张网”将水务治理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肌理,让民生服务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一、坚持深化改革,释放水务经济活力。
  按照打造“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大水务工作思路,统筹整合全市原水、供水、排水和再生水等涉水资源,构建联调联供、快速响应的水务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一是逐步理顺地下水源地资产和管理权属,实现原水的统一管理,将地下水源地实际控制单位和产权单位保持一致,实现济南城区饮用水源地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通过划转、重组、兼并、合资等方式适时整合周边水务企业,逐步实现全市水业务同质化整合,改变市、区县(开发区)条块分割、“多龙治水”的现状。二是采取“统筹推进、整合移交、分步实施”的方式,全面推进全市排水设施资产移交划转工作。积极推进济南市雨污水管线、排水排涝泵站、污水处理厂站、再生水管线四类资产的整合划转工作,构建“厂站网河”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功能完备、运营高效、保障有力、共建共赢”的排水运管体系。
  二、坚持降本增效,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运营效率。例如,智能计量和漏损管理系统可减少不必要的水损失,从而降低产水和供水成本。通过预测性维护和技术优化,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替换成本;推广使用高效水泵、变频调速装置、智能水表等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电力消耗。
  通过流程再造与优化,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精细核算和控制,降低运营成本,如创新性配置水厂运维人员,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各水厂、加压站检修岗、运行岗合并为厂站运维岗,实现主业减员增效。
  三、坚持市场思维,拓展产业综合效益。
  再生水与直饮水分别通过资源循环和终端提质,推动水资源向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循环方向转型。在再生水利用领域通过采用BOT、BT等成熟的投资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再生水设施建设,弥补政府财力不足。市场化运作不仅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还能引入专业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提高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效率;引导再生水在道路喷洒、车辆冲洗、建筑降尘、厕所冲洗、工业生产、生态补水等多领域有序利用。在泉水直饮方面,坚持“家家泉水、户户直饮”,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直观展示水质净化过程,增强品牌信任度,加深市民、用户对泉水直饮的感知度,做到入住一户使用一户。
  四、坚持资产盘活,激发投融资效能。
  水务工程经过多年投资建设,在水务基础设施领域形成大批存量资产,沉淀大量投资资金。可利用法律框架内的金融工具和运营策略,唤醒“沉睡”资产的经济价值,将低效资产转化为现金流或高附加值资源。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有效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撬动新增投资,提升水务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以及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通过资产盘活释放资产融资价值,探索运用REITs等直接融资工具,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存量带动增量投资,多措并举筹措供排水设施建设资金。
  五、坚持科技创新,提升民生服务满意度。
  通过搭建“掌上水务”App等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用户可随时随地查询用水量信息、缴纳水费、报修报漏、停水通知等,利用语音客服和智能工单派发,提升用户自助服务率,缩短客服响应时间,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客服技术,为用户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及时解答用户的疑问,处理用户的投诉和建议,提高用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用水需求、用水习惯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产品,推出个性化的服务套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让科技更有温度。此外,在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环节中引入多参数监测系统、物联网传感器等,24小时实时跟踪监测余氯、浊度、pH值等指标,发现异常立即预警,使水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让居民喝上的不仅是放心水,更是科技进步赋予的安心水。
  在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浪潮中,济南市将按照“管好源头水,供好自来水,治好排放水,用好再生水”的发展战略,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优化为目标,积极构建全市大水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现代化强省会注入“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