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职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鲁凤

2025-04-28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概念而言,其追求知识的深入理解,并能在体验与实践中实现迁移与应用,同时学习者还能深入认知知识与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在深度学习的指导下,高职思政教学可克服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为学生更深入理解地思政理论并在实践中指导实践行为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价值。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最好,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尤其是要走创新之路,通过打造高职思政教学的全新面貌来彰显深度学习的作用和效能。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职思政教学创新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化目标定位,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诠释思政教学深层价值。在思政教学中,传达知识是手段,最终要通过“入脑入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促使其成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高尚、敢担当能担当的时代新人。“深度学习”理念可以进一步深化目标定位,指导高职院校增强思政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意识形态性、价值性。首先要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思政理论博大精深,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青年学生深化理论认知,在思想层面获得引领的重要保障。深度学习这些内容,要求思政教师在强化思想渗透力和理论说服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思政理论知识,达到“被彻底说服”的程度。同时,站在深度学习视角分析,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追问,不能停留于“知道”知识的程度,当他们能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内涵”等进行追问,可在教师答疑解惑中对知识所凝结的思想要素、智慧成分、德性涵养等进行深入理解,进而渗透至内心深处,促进精神成长。其次是增强意识形态性。思政教学本质是为意识形态服务,要通过塑造、巩固意识形态达到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政治立场的目的。而“深度学习”理念可指导思政教师以更严肃、更严谨的态度阐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他们深入认知自己所应担负的民族复兴大任。同时也要依托“深度学习”理念的体验性特征,在教学中挖掘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旨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思考、反思和应用,达到真正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目的,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深入认同”。再次是增强价值性。思政教学要成为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种子的途径,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但长期以来,思政教学以知识导向为主,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获取知识上,思考空间被压缩和搁置,而“深度学习”理念可引领思政教学从知识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一方面,知识内容可在价值导向下释放出价值元素、情感元素和智慧元素,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思考;另一方面,价值导向与“真善美”追求一脉相承,可提升思政教学亲和力,让学生更愿意接近和参与。
  第二,重塑教学路径,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呈现思政教学新样态。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政治引领、价值观塑造等要遵循多个规律,如教育发展规律、思政教育规律以及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可促进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进一步完善,既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首先,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完善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注重挖掘深层知识,但这要建立在先学习浅层知识的基础上,否则会难以进行,造成学习过程陷入形式化误区,同时深度学习也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基于此,思政课堂教学设计可遵循“表层学习—深度学习—深度认知—深度理解—深度认同—深度自信—内化实践”路线进行一体化设计。具体到高职思政教学中,可将整体教学时间进行划分,在不同时间段内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比如在第一阶段时间内,主要对学生进行意识感知与道德情感教育,引导他们从情感上认可思政教育,审视自身的道德情感水平;在第二阶段时间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深处觉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吸收正确思想观念,将其渗透至行为习惯中;在第三阶段时间内,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教育,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他们结合社会发展、国际局势等审视国家政策和发展路线,深入认识自己所应担负的使命;在第四阶段时间内,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步入社会后快速找准定位,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其次,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思政教师要改变一味地理论灌输,从为学生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入手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如合作探究法、问题导向法等均可采用,问题导向法中可提出与社会实践相关的问题,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和研究,不仅可深度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还能引导他们更为认同国家主流价值观念,为价值观塑造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优化效果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思政教学实效性评估视角不能局限于考核学生知识获取方面,也不能只将学生作为被动评估对象,而应进一步拓展。从深度学习层面分析,学生对思政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离不开体验和实践环节,而当实现知识更好迁移与有效应用后,还要进一步反思学习价值,这是传统思政教学所忽视的。在很多学生眼里,思政教学是以提升思政素养为目标,素养越高,越能坚定立场、保持高尚道德以及积极主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奉献力量,但如果学生始终是被评估者,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功利化心态,以学习更多知识、做更多好事、积极参与更多公益活动等为重要目标,在实际情况中会因为急于求成而“贪多嚼不烂”,导致最终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高职院校设置“学习意义感”“学习自我感”“学习效能感”等效果评估指标,可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审视自己,同时也审视思政教学过程和自身学习过程,这能促进学生找回学习初心,找回思政教学追求“真善美”的初衷,进而在思政教学中更好地完成情感体验、价值内化、信念达成、自觉践行过程,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职思政教学创新之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构建更行之有效创新策略,如此既有助于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路径、效果评估创新等,又可为开辟新的创新方向和入手点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