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探析早期党校的创办历程及研究路径

——以安源党校为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周毅璇

2025-03-28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回顾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员干部无不在其中发挥着卓越治国理政才能。作为中共成立最早的地方党校——安源党校,在存续近10个月的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人才,探析其建校溯源和研究路径对于探索中国共产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安源党校;干部教育
  一、安源党校的建校溯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提出创办党校的指示和决定,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干部培训。同年12月,毛泽东等人在安源开办了平民学校。次年1月,开办安源工人补习学(夜)校。1922年7月,二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首次提到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认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群众,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且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每名党员都要在行动上受党的军队式的训练。1923年6月,三大会议上强调我党亟须加强党员教育训练。三大后,安源党组织在工人学校内开设“特别班”(这也是安源党校的前身),从思想上和政治上训练培养党团、工会干部。同年11月,党的《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提出,党员训练应以小组为单元,围绕实际政治现象、党纲党章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展开讨论。中共安源地委遵循上述要求定期开展党员小组教育会议,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结合组内讨论方式落实教育目的。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作出《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指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中共中央这一指示,蔡和森、恽代英等人相继来到安源巡视,明确筹办党校这一要求。随着党、团员人数的骤增,工人文化教育水平偏低,阶级觉悟不高,安源党组织亟须成立干部教育学校。1924年10月底至11月初,党、团地委联席会议决定合办党校。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地方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成立,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刘少奇为首任校长。
  二、安源党校的办学发展
  创办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旨在唤醒、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性,激励群众团结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校址首选在地处安源老街的中共安源地委活动地之一的“八十间”开办,后搬迁至张家湾安源补习学校内。教室内没有粘贴标语,摆放有桌凳、讲台和黑板,正面挂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伟大革命家画像。开学之际,党、团地委共派60人学习,分为初、高级两班教学,刘少奇、汪泽楷、萧劲光、胡士廉等人曾担任过教员。起初授课,学员大多数都能按时到校学习,后因缺乏教学经验和适配教材,且部分学员又身兼数职无法到校,校内进行整顿,合并为一个班,改为个人学习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为规范学习以提升教学质量,党校对教育内容、教学次数作出了具体标准。教学首先采用的自编教材,后采用正规教材课本,有《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大学史》《少年运动史》等教材,每周授课3次共6学时。授课依据历史阶段递进,从政治、组织、生产和民众活动方面,结合现实经历淡化理解难度,让学员们有更为直观的认知,通过讲授政治常识等,教育学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团员以及各自应当担负的使命与职责。
  三、安源党校的研究路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党校一直不被外界悉知,后因国家干部制度改革的需求,才逐渐浮现于公众面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党校教育这一学科产生了研究兴趣,作为中共第一所地方党校的安源党校,直到16世纪才被正式关注。1959年出版的《红色安源》中提到为了协助安源更好地创办党校,培养革命骨干和工人干部,任弼时、任岳等同志受长沙党组织委派来到此地开展工作。对安源党校的创办缘由、创办过程给出了较为完善的阐述。1981年发表的《我党第一所党校辨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1923年安源党组织创办了我党最早的党校这一说法,引发了党史界的关注,这一说法被保留。1990年,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史料考》中论证了我党最早的安源党校成立于1924年这一史实,提到“安源党团地委曾召开联席会议……其中关于教宣方面的第六项内容即为‘合办党校’”,这也是有关创办正式党校的最早历史记载。1996年出版的《刘少奇年谱》中进一步对于安源党校的授课对象、授课教材以及办学规划有了深刻阐释。1998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刘少奇在江西》提到创办党校的目的是为了着力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培育党、团骨干分子,提升党、团员组织力和战斗力,为革命积蓄力量。载于1999年8月11日上海《党史信息报》和2000年《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的《中共最早的地方党校》中同时提到了中共最早的地方党校创办于1924年,进一步肯定了安源党校创办的时间、地点和办校条件。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站在中共历史的视角肯定了安源党校为我党成立最早的党校之一,肯定了其无可替代的地位。
  回顾历史的壮阔波澜,延续精神的代代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初级学期开学典礼上,深刻总结了党校工作经验和成就,提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安源从只有7个人的党支部发展到颇具规模的一所党校,其背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存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值得我们赓续传承。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张仰亮.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校政策的形成及运作(1921—1927)[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03):72-83.
  庄志华.新中国70年来党校教育事业的光辉历程及经验总结[J].理论建设,2019(04):19-22.
  刘兴平.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方面重要论述的研究:渊源、内涵和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2):1-8.
  刘书林.全面从严治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使命[J].红旗文稿,2017(08):23-26.
  黄颖.党史教育更要凸显党校姓党[J].红旗文稿,2016(17):37-38.
  赵勇.政策过程中的党校——以真理标准讨论为例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2(06):88-90.
  【本文系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课题《安源党校创办历程及现实启示》(项目编号:AY20240707)结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