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在宋学章看来,PFA等含氟精细化工产品之所以进口依赖度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电子级客户(即购买使用PFA之类高纯度化学试剂材料的客户)的对接服务难度较大,“这类客户不仅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很高,还会对产品制程的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波动不能太大。”他表示。
在生产端,宋学章表示,虽然氟化工本身有一定的工艺技术难度,但其安全生产的挑战更大。同时,他还直言山东氟化工的底子很好,尤其淄博本身就具备氟化工行业的基础,拥有大量的化工行业人才及化工行业的配套产业。
于是在2022年,齐氟新材正式成立,并且以支撑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使命,确立了冷却液、柔性屏、高聚合物三大业务板块,矢志打造高端氟材料板块。
在谈到短短两年内齐氟新材如何让一期项目顺利试生产时,宋学章认为关键在于人才,“通过优秀的人才机制吸收大量的优质行业人才,并以人才为基石发挥作用,从而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实现技术的突破与攻关。”为此,齐氟新材打造了一支以行业专家为骨干,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时还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氟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围绕现有工艺原理摸索、优化提升及未来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恰巧客户还要求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波动不能太大。“公司主要通过早筹划攻关节点、早安排备用方案的方式,让意外不意外,让突发不突发。生产人员盯设备,管理人员盯现场,发生问题就地解决。”宋学章表示。
在优秀团队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加持下,齐氟新材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吸引了前海基金、中科创星等境内外大型投资机构的投资,多轮投融资超额达成目标。资本与智力的协同更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未来,齐氟新材将打造成为国际性含氟新材料领军企业。”宋学章表示,“我们会紧盯电子行业用高新氟材料产品,以自身的技术突破实现对国家电子产业的保驾护航,保障国家电子产业的安全,不受制于人。”
三期规划, 产业聚集成链
3月5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齐氟新材位于高青县的厂区,这里道路整洁宽阔,生产繁忙而有序,厂区内看不到一个工人,其自动化程度可见一斑。
据介绍,正式投产在即的齐氟新材一期项目总投资9.5亿元,占地209亩,于2023年9月开工,提前5个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全氟乙丙烯(FEP)、六氟丙烯(HFP)、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甲烷(R22)等含氟化工材料。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全部税种贡献超过1.8亿元,带动就业450人。
对于公司的远景目标,齐氟新材也早就有规划:二期项目已经被列为省重大项目,计划投资10.2亿元,将于2025年二季度动工,核心产品为3000吨/年氟橡胶以及6000吨/年含氟换热液,冷却液、柔性屏、高聚合物三大业务板块也将完成布局。
顺利投产的一期项目也聚拢了行业。据宋学章介绍,“目前园区内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产业互补,产品延链补链作用十分明显。比如飞源化工年产约10万吨无水氟化氢,是我们企业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一路之隔的赫达高分子、澳帆新材是我们企业二氟一氯甲烷、六氟丙烯产品的主要客户。”
被一期项目这一完善的产业集群所吸引,多家国内一流企业纷纷进驻高青。目前,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交易金额为13.94亿元,正式落子高青;山东华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含氟电子特气及硼材料深加工项目在高青签约,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5000吨三氟化硼电子特气、300吨硼10酸、1200吨硼11酸、20吨硼10碳化硼等硼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南大光电六氟丁二烯产品更有望在电子芯片领域一展宏图。
据介绍,目前高青县已初步实现氟材料产业之间的互补和匹配,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全面增强。放眼全省,一条从原材料到产品销售的完整含氟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悄然呈现,为蓬勃发展的山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保驾护航。
在宋学章看来,PFA等含氟精细化工产品之所以进口依赖度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电子级客户(即购买使用PFA之类高纯度化学试剂材料的客户)的对接服务难度较大,“这类客户不仅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很高,还会对产品制程的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波动不能太大。”他表示。
在生产端,宋学章表示,虽然氟化工本身有一定的工艺技术难度,但其安全生产的挑战更大。同时,他还直言山东氟化工的底子很好,尤其淄博本身就具备氟化工行业的基础,拥有大量的化工行业人才及化工行业的配套产业。
于是在2022年,齐氟新材正式成立,并且以支撑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使命,确立了冷却液、柔性屏、高聚合物三大业务板块,矢志打造高端氟材料板块。
在谈到短短两年内齐氟新材如何让一期项目顺利试生产时,宋学章认为关键在于人才,“通过优秀的人才机制吸收大量的优质行业人才,并以人才为基石发挥作用,从而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实现技术的突破与攻关。”为此,齐氟新材打造了一支以行业专家为骨干,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时还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氟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围绕现有工艺原理摸索、优化提升及未来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恰巧客户还要求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波动不能太大。“公司主要通过早筹划攻关节点、早安排备用方案的方式,让意外不意外,让突发不突发。生产人员盯设备,管理人员盯现场,发生问题就地解决。”宋学章表示。
在优秀团队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加持下,齐氟新材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吸引了前海基金、中科创星等境内外大型投资机构的投资,多轮投融资超额达成目标。资本与智力的协同更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未来,齐氟新材将打造成为国际性含氟新材料领军企业。”宋学章表示,“我们会紧盯电子行业用高新氟材料产品,以自身的技术突破实现对国家电子产业的保驾护航,保障国家电子产业的安全,不受制于人。”
三期规划, 产业聚集成链
3月5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齐氟新材位于高青县的厂区,这里道路整洁宽阔,生产繁忙而有序,厂区内看不到一个工人,其自动化程度可见一斑。
据介绍,正式投产在即的齐氟新材一期项目总投资9.5亿元,占地209亩,于2023年9月开工,提前5个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全氟乙丙烯(FEP)、六氟丙烯(HFP)、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甲烷(R22)等含氟化工材料。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全部税种贡献超过1.8亿元,带动就业450人。
对于公司的远景目标,齐氟新材也早就有规划:二期项目已经被列为省重大项目,计划投资10.2亿元,将于2025年二季度动工,核心产品为3000吨/年氟橡胶以及6000吨/年含氟换热液,冷却液、柔性屏、高聚合物三大业务板块也将完成布局。
顺利投产的一期项目也聚拢了行业。据宋学章介绍,“目前园区内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产业互补,产品延链补链作用十分明显。比如飞源化工年产约10万吨无水氟化氢,是我们企业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一路之隔的赫达高分子、澳帆新材是我们企业二氟一氯甲烷、六氟丙烯产品的主要客户。”
被一期项目这一完善的产业集群所吸引,多家国内一流企业纷纷进驻高青。目前,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交易金额为13.94亿元,正式落子高青;山东华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含氟电子特气及硼材料深加工项目在高青签约,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5000吨三氟化硼电子特气、300吨硼10酸、1200吨硼11酸、20吨硼10碳化硼等硼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南大光电六氟丁二烯产品更有望在电子芯片领域一展宏图。
据介绍,目前高青县已初步实现氟材料产业之间的互补和匹配,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全面增强。放眼全省,一条从原材料到产品销售的完整含氟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悄然呈现,为蓬勃发展的山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