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城区市西街道参与安置分房的居民,抽签后笑逐颜开。 |
2025年,滨城区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一城三园”“四园四圈”产业布局,立足产业资源优势,锚定新产业新赛道,精准绘制产业项目招引图谱
2月17日—19日,滨城区两会召开。来自全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济济一堂,为滨城区发展描绘新蓝图,共谋新发展。
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刚在报告中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滨城区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一年。这一年滨城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三大战役”为牵引,聚力“六个突破”,提升“八大品质”,有效应对压力叠加、困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中国式现代化滨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26亿元、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8亿元、增长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万元、增长5.4%。
李刚说,这一年,滨城区综合施策稳增长,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精准发力提质效,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深化改革强保障,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融合共进促振兴,彰显魅力城乡新风貌;提优补短善治理,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刀刃向内勇担当,干出政府服务新气象。
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2025年,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25年滨城区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更好促进投资消费协同发展,在扩大有效需求上求突破、上台阶。聚焦供需两端,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消费提振,让社会预期更稳、发展信心更强、增长质量更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一城三园”“四园四圈”产业布局,立足产业资源优势,锚定新产业新赛道,精准绘制产业项目招引图谱。深入对接央企国企、实力民企等资源,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7个以上,实体项目到位市外资金120亿元以上。
更好推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求突破、上台阶。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富区”,全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优质企业提升、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培育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争创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建设“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3万亩,打造滨城农业特色品牌。
更好深化改革开放赋能提效,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上求突破、上台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释放滨城高质量发展更强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优势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年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5人以上,集聚青年人才6000人以上,大力培育外贸主体,支持12家外贸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5家以上。
更好统筹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在推动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上求突破、上台阶。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系统推进城市更新、乡村蝶变、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优化路网体系,全力保障“两高铁三干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铁片区,全力提升东区品质,实施好24个城建项目,扎实推进13个安置区建设,早日实现群众“安居梦”。
更好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突破、上台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创业,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推进全民参保精准扩面提质,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推动“长护险”扩围提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推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国家试点工作,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办强普通高中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
更好推动政府效能优化提升,在打造高效廉洁有为政府上求突破、上台阶。始终坚持为民奉献、为发展尽责,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驰而不息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广泛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鼓干劲,提士气,开新局
彭李街道党工委书记、四级调研员姬晓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一个“实”字,总结成绩实、直面问题实、谋划新的发展实,为全区上下做好2025年的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奋斗蓝图,明确了落实路径,提振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激发了干劲。
“李刚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总结了2024年全区取得的优异成绩,又阐述了2025年的目标任务。”滨城区人大代表、北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商显宝接受采访时说。商显宝表示,北镇街道将围绕“创业福地 活力北镇”的建设目标,奋力激发“全辖区”经济活力,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盘活闲置资源,完善招商引资方案,将圣翔文创产业园、北镇商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吸引人才落地,培育优质企业,补充发展活力。不断改善“全领域”民生服务,持续助推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居民安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心、舒心、放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次滨城区两会的召开,对全区发展意义重大。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成绩,科学谋划了2025年蓝图,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滨城区人大代表、秦皇台乡党工委书记张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秦皇台乡将按照此方向,多方发力,坚持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张硕表示,秦皇台乡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借助滨城区高新区成功创建的宝贵机遇,持续助力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新材料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稳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让这些企业项目成长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业领域,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提高高端肉牛、食用菌、棉花等优势土特产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让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共致富。
(杨琼 张永滨 巩建波)
2月17日—19日,滨城区两会召开。来自全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济济一堂,为滨城区发展描绘新蓝图,共谋新发展。
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刚在报告中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滨城区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一年。这一年滨城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三大战役”为牵引,聚力“六个突破”,提升“八大品质”,有效应对压力叠加、困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中国式现代化滨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26亿元、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8亿元、增长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万元、增长5.4%。
李刚说,这一年,滨城区综合施策稳增长,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精准发力提质效,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深化改革强保障,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融合共进促振兴,彰显魅力城乡新风貌;提优补短善治理,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刀刃向内勇担当,干出政府服务新气象。
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2025年,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25年滨城区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更好促进投资消费协同发展,在扩大有效需求上求突破、上台阶。聚焦供需两端,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消费提振,让社会预期更稳、发展信心更强、增长质量更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一城三园”“四园四圈”产业布局,立足产业资源优势,锚定新产业新赛道,精准绘制产业项目招引图谱。深入对接央企国企、实力民企等资源,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7个以上,实体项目到位市外资金120亿元以上。
更好推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求突破、上台阶。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富区”,全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优质企业提升、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培育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争创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建设“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3万亩,打造滨城农业特色品牌。
更好深化改革开放赋能提效,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上求突破、上台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释放滨城高质量发展更强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优势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年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5人以上,集聚青年人才6000人以上,大力培育外贸主体,支持12家外贸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5家以上。
更好统筹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在推动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上求突破、上台阶。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系统推进城市更新、乡村蝶变、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优化路网体系,全力保障“两高铁三干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铁片区,全力提升东区品质,实施好24个城建项目,扎实推进13个安置区建设,早日实现群众“安居梦”。
更好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突破、上台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创业,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推进全民参保精准扩面提质,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推动“长护险”扩围提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推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国家试点工作,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办强普通高中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
更好推动政府效能优化提升,在打造高效廉洁有为政府上求突破、上台阶。始终坚持为民奉献、为发展尽责,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驰而不息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广泛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鼓干劲,提士气,开新局
彭李街道党工委书记、四级调研员姬晓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一个“实”字,总结成绩实、直面问题实、谋划新的发展实,为全区上下做好2025年的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奋斗蓝图,明确了落实路径,提振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激发了干劲。
“李刚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总结了2024年全区取得的优异成绩,又阐述了2025年的目标任务。”滨城区人大代表、北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商显宝接受采访时说。商显宝表示,北镇街道将围绕“创业福地 活力北镇”的建设目标,奋力激发“全辖区”经济活力,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盘活闲置资源,完善招商引资方案,将圣翔文创产业园、北镇商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吸引人才落地,培育优质企业,补充发展活力。不断改善“全领域”民生服务,持续助推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居民安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心、舒心、放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次滨城区两会的召开,对全区发展意义重大。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成绩,科学谋划了2025年蓝图,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滨城区人大代表、秦皇台乡党工委书记张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秦皇台乡将按照此方向,多方发力,坚持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张硕表示,秦皇台乡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借助滨城区高新区成功创建的宝贵机遇,持续助力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新材料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稳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让这些企业项目成长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业领域,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提高高端肉牛、食用菌、棉花等优势土特产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让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共致富。
(杨琼 张永滨 巩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