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潍柴高端重型发动机智能制造工厂。 |
◆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的公示》,包括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在内,山东共有22家工厂名列其中(含青岛7家),数量仅次于江苏的23家,居全国第二。
“卓越级”是智能工厂培育的四个梯度之一。早在2016年,山东便努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山东版”,开启了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山东省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镇认为,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收官年,预计将诞生一批更高梯度的领航级智能工厂。“与‘卓越级’相比,‘领航级’将通过更深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探索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模式,并对外输出。”他表示。
四级梯度培育全面落地
卓越级智能工厂首见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同时印发了4个附件,以下统称为《通知》)。该文件提到,智能工厂通过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开展业务模式和企业形态创新。
智能工厂的相关理念则可追溯到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该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制造2025》很快便在山东落了地:2016年年初,山东便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下称《山东纲要》)。该纲要明确要组织实施八大专项工程,围绕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先进经营理念、先进技术标准、科学管理方法、高效工艺设备等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努力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具体而言,要以建设新型智慧园区和智能工厂为重点,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那么智能工厂又该如何培育?《通知》明确,要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并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其中,基础级智能工厂的定位是普及推广:鼓励制造业企业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加快生产过程改造升级;在普及推广的基础上,鼓励基础级智能工厂推动生产、管理等重点环节集成互通和协同管控,向先进级智能工厂升级,最终实现规模建设。
最近公示的卓越级智能工厂则是通过推进制造各环节集成贯通和综合优化,由先进级智能工厂跃升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此外,卓越级智能工厂还被要求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标准并复制推广,推动能力共享和协同升级。
智能工厂培育的第四梯度也是目前的最高梯度——领航级。《通知》鼓励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同时,领航级智能工厂还被要求积极对外输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模式,引领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变革。
张镇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智能工厂的梯度培育必然会展现丰硕成果,届时必将推出一批领航级智能工厂,并对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线面”一体化
的发展格局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通知》对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的培育条件,均要求围绕智能制造典型场景,部署一定程度(分别为必要的、广泛的、系统化的)的智能制造装备。张镇据此认为,智能工厂培育侧重点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部署。
对于智能制造装备,2016年的《山东纲要》便有所涉及,该文件明确要求组织实施的八大专项工程中便有智能制造工程。具体要求主要是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各类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并以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供应链优化为路径,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到了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又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该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具体到山东,2022年3月印发的《山东省智能制造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认定办法》,将智能工厂的信息基础设施、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等8个关键要素一一认定。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提到智能工厂的生产设备需要实现自管理,实现设备台账、点检、保养、维修等管理数字化,在故障时则须自动报警和预诊断,而且还要求部分智能设备可自动调试修复。
当年8月份,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又印发了《山东省智能制造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构建以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高级化为“点”,车间、工厂、产业链多层次全链条智能化为“线”,智能制造区域发展协同化为“面”的“点线面”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该文件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便是要增加智能制造装备供给,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核心装备,每年培育30项左右智能制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到了2024年,山东又公布了年度山东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确定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100个智能工厂、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个数字化车间、启征新能源汽车(济南)有限公司等201个智能制造场景和联通(山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32个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该文件还要求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工作力度,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智能化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塑造山东制造新优势。
2024年年底,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山东累计入选的数量已达8家。张镇提到,“灯塔工厂”正是智能工厂培育的重要参考,这些遍布山东的“灯塔工厂”也成为山东智能工厂建设尤其是智能装备应用方面的重要标杆。
探索未来模式,
引领企业变革
纵观山东的首批2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分布领域与《山东纲要》布局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十大特色制造业高度一致。
比如: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属于十大装备制造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驱动的高速列车智能工厂”又与轨道交通装备高度关联。
在十大特色制造业领域,青岛啤酒(枣庄)有限公司的“啤酒全流程精益管理智能工厂”属于食品领域中的酒类制造业,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多场景数智协同智能工厂”又与新材料领域中重点发展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相关。
根据《通知》,首批公示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都被鼓励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那么未来的“领航级”应该是什么样子,比照“卓越级”又领先在哪些方面?张镇提到了山东制造业正不断提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山东某企业接到一笔订单,是德国某企业为救护车配备的车载冰箱。”他举了一个案例,“这笔订单只有几十台,而且车载冰箱的技术参数也与传统冰箱相去甚远,需要单独开模、成本极高。按照传统制造业运营模式,这笔订单怕是要放弃的”。
不过该企业成功履行了这笔订单:数字化助力企业迅速设计出产品,网络化让企业很快找到了零配件供应商,智能化则自动匹配优化了上游采购、得出生产计划的最优解,最终订单顺利投产。
张镇认为,《通知》鼓励“探索未来制造模式”,企业借助不断提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了生产效率、压低了生产成本,这些都应该是未来制造模式的特点,也应该是领航级智能工厂的特色。
山东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相关情况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行业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的高速列车智能工厂 轨道交通装备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 优特钢全流程柔性智能工厂 钢铁*
青岛啤酒(枣庄)有限公司 啤酒全流程精益管理智能工厂 食品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多场景数智协同智能工厂 新材料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工艺数智融合胶类智能工厂 新医药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轮胎全流程数据驱动智能工厂 轮胎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 汽车及零部件
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柠檬酸绿色制造智能工厂 食品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纱全流程数智协同智能工厂 纺织服装
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高端管路产品物流调度运营一体化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化工一体化管控智能工厂 化工*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大马力推土机远程运维管控智能工厂 工程机械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经验机理数据优化的电解铝智能工厂 有色金属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氯碱产品绿色循环智能工厂 石化
青岛海尔智慧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全链智控和绿色协同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多联机空调智能工厂 家电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I+大数据的新型显示数智链接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全流程定制化服务与智慧集成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的变频一体机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精密检测装备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高速优特钢线材智能工厂 钢铁*
*所在行业,不属于十大装备制造业或十大特色制造业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制表:杜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的公示》,包括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在内,山东共有22家工厂名列其中(含青岛7家),数量仅次于江苏的23家,居全国第二。
“卓越级”是智能工厂培育的四个梯度之一。早在2016年,山东便努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山东版”,开启了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山东省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镇认为,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收官年,预计将诞生一批更高梯度的领航级智能工厂。“与‘卓越级’相比,‘领航级’将通过更深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探索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模式,并对外输出。”他表示。
四级梯度培育全面落地
卓越级智能工厂首见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同时印发了4个附件,以下统称为《通知》)。该文件提到,智能工厂通过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开展业务模式和企业形态创新。
智能工厂的相关理念则可追溯到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该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制造2025》很快便在山东落了地:2016年年初,山东便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下称《山东纲要》)。该纲要明确要组织实施八大专项工程,围绕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先进经营理念、先进技术标准、科学管理方法、高效工艺设备等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努力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具体而言,要以建设新型智慧园区和智能工厂为重点,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那么智能工厂又该如何培育?《通知》明确,要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并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其中,基础级智能工厂的定位是普及推广:鼓励制造业企业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加快生产过程改造升级;在普及推广的基础上,鼓励基础级智能工厂推动生产、管理等重点环节集成互通和协同管控,向先进级智能工厂升级,最终实现规模建设。
最近公示的卓越级智能工厂则是通过推进制造各环节集成贯通和综合优化,由先进级智能工厂跃升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此外,卓越级智能工厂还被要求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标准并复制推广,推动能力共享和协同升级。
智能工厂培育的第四梯度也是目前的最高梯度——领航级。《通知》鼓励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同时,领航级智能工厂还被要求积极对外输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模式,引领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变革。
张镇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智能工厂的梯度培育必然会展现丰硕成果,届时必将推出一批领航级智能工厂,并对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线面”一体化
的发展格局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通知》对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的培育条件,均要求围绕智能制造典型场景,部署一定程度(分别为必要的、广泛的、系统化的)的智能制造装备。张镇据此认为,智能工厂培育侧重点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部署。
对于智能制造装备,2016年的《山东纲要》便有所涉及,该文件明确要求组织实施的八大专项工程中便有智能制造工程。具体要求主要是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各类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并以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供应链优化为路径,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到了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又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该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具体到山东,2022年3月印发的《山东省智能制造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认定办法》,将智能工厂的信息基础设施、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等8个关键要素一一认定。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提到智能工厂的生产设备需要实现自管理,实现设备台账、点检、保养、维修等管理数字化,在故障时则须自动报警和预诊断,而且还要求部分智能设备可自动调试修复。
当年8月份,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又印发了《山东省智能制造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构建以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高级化为“点”,车间、工厂、产业链多层次全链条智能化为“线”,智能制造区域发展协同化为“面”的“点线面”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该文件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便是要增加智能制造装备供给,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核心装备,每年培育30项左右智能制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到了2024年,山东又公布了年度山东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确定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100个智能工厂、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个数字化车间、启征新能源汽车(济南)有限公司等201个智能制造场景和联通(山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32个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该文件还要求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工作力度,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智能化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塑造山东制造新优势。
2024年年底,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山东累计入选的数量已达8家。张镇提到,“灯塔工厂”正是智能工厂培育的重要参考,这些遍布山东的“灯塔工厂”也成为山东智能工厂建设尤其是智能装备应用方面的重要标杆。
探索未来模式,
引领企业变革
纵观山东的首批2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分布领域与《山东纲要》布局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十大特色制造业高度一致。
比如: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属于十大装备制造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驱动的高速列车智能工厂”又与轨道交通装备高度关联。
在十大特色制造业领域,青岛啤酒(枣庄)有限公司的“啤酒全流程精益管理智能工厂”属于食品领域中的酒类制造业,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多场景数智协同智能工厂”又与新材料领域中重点发展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相关。
根据《通知》,首批公示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都被鼓励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那么未来的“领航级”应该是什么样子,比照“卓越级”又领先在哪些方面?张镇提到了山东制造业正不断提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山东某企业接到一笔订单,是德国某企业为救护车配备的车载冰箱。”他举了一个案例,“这笔订单只有几十台,而且车载冰箱的技术参数也与传统冰箱相去甚远,需要单独开模、成本极高。按照传统制造业运营模式,这笔订单怕是要放弃的”。
不过该企业成功履行了这笔订单:数字化助力企业迅速设计出产品,网络化让企业很快找到了零配件供应商,智能化则自动匹配优化了上游采购、得出生产计划的最优解,最终订单顺利投产。
张镇认为,《通知》鼓励“探索未来制造模式”,企业借助不断提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了生产效率、压低了生产成本,这些都应该是未来制造模式的特点,也应该是领航级智能工厂的特色。
山东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相关情况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行业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服务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的高速列车智能工厂 轨道交通装备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 优特钢全流程柔性智能工厂 钢铁*
青岛啤酒(枣庄)有限公司 啤酒全流程精益管理智能工厂 食品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多场景数智协同智能工厂 新材料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工艺数智融合胶类智能工厂 新医药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轮胎全流程数据驱动智能工厂 轮胎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 汽车及零部件
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柠檬酸绿色制造智能工厂 食品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纱全流程数智协同智能工厂 纺织服装
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高端管路产品物流调度运营一体化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化工一体化管控智能工厂 化工*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大马力推土机远程运维管控智能工厂 工程机械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经验机理数据优化的电解铝智能工厂 有色金属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氯碱产品绿色循环智能工厂 石化
青岛海尔智慧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全链智控和绿色协同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多联机空调智能工厂 家电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I+大数据的新型显示数智链接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全流程定制化服务与智慧集成智能工厂 家电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的变频一体机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精密检测装备智能工厂 专用设备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高速优特钢线材智能工厂 钢铁*
*所在行业,不属于十大装备制造业或十大特色制造业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制表: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