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阳光滨州

品质滨州建设彰显经济实力与城市魅力

滨州6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

2025-01-03 作者: 李伟伟 毕镭华 李元春 来源: 经济导报
  图为魏桥轻量化基地精密加工车间。
  翻开2024年滨州发展画卷,滨州以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以及磅礴旺盛的活力展现于世人眼前,这一年是品质滨州建设征程至关重要的一年。
前11个月太阳能发电量翻倍
  2024年,在发展速度的赛道上,滨州一路疾驰,多项经济发展指标继续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1-11月,18项主要指标中,滨州1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5,6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6%,位居全省第4;社零额增长7.8%,位居全省第1,且连续三季度全省居首。
  1-11月,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位居全省第1。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5.6%,列全省第4位;利润总额增长55.3%,列全省第1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3%、全省第1;进出口总额增长12.7%、全省第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全省第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1.0%、全省第1,税收占比69.8%、全省第5。
  迅猛的发展势头为品质滨州建设筑牢了根基,彰显出滨州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与蓬勃向上的活力。
  在发展质量提升之路上,滨州也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迈向高质量发展,精心雕琢“三好滨州”。
  全市境外投资且运营有序的跨国公司达53家,平均每家境外投资额度超1.2亿美元。同时,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榜首。
  这些闪耀的数据照亮了滨州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奋勇前行的航道,彰显出在产业竞争领域的强大优势与卓越地位。
  百亿级项目落地生根,新能源千亿集群茁壮成长。众多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超前,佳音不断。全市68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提前1个月完成“双100%”年度目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4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月,滨州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1.0%,其中太阳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分别增长106.5%、4.1%。
  经营主体不断扩大,截至11月末,全市拥有各类经营主体47.2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7.29万户。
  这一组组亮眼数据充分体现出滨州发展速度更快了,发展质量更强了,发展后劲更足了。
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
  品牌作为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城市经济实力与文化魅力的生动彰显。在世界品牌实验室揭晓的2024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魏桥位列第402,较2023年位次攀升20位,且连续六年登上此榜。
  魏桥创业集团为滨州民营经济树起了标杆,其背后是对品牌影响力三大核心要素——“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全球领导力”的不懈追求与卓越诠释。
  2024年,滨州有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8家企业上榜山东民营企业200强,上榜数量和营收总额均居全省前列。滨州也连续3年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博兴县、无棣县分别入选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灵魂之火,是企业于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密码。滨州以政策为东风,以服务为春雨,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渤海先研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效应持续放大,滨州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营。
  2024年,滨州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89家。
  博兴商用厨具、惠民绳网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5家企业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
  创新无疑是驱动滨州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叩开全球机遇大门的关键“钥匙”。当滨州企业基于创新的底气勇敢“走出去”,全方位拥抱全球,也由此刻画了振奋人心的现实图景。
  回首2024年,滨州以“品质之求”为引领,实现了品质与速度的双提升,在全球舞台上活力迸发。展望未来,滨州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让品质滨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伟伟 毕镭华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