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山东工信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赋能”生态路径

2024-11-20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精准“选种”、精心“育苗”、精细“培优”,探索打造出专精特新企业“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赋能”生态路径办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张海波

  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播种行动,是工信部和中科院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部署安排。启动仪式在山东、全国首站是济南,充分体现了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今天的播种决定明天的收获,相信本次活动必将为山东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带来重要机遇,为全国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播种行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积极打造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激发激活广大市场主体尤其中小企业活力作用,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可以说,全省1400余万户中小微企业,支起了制造业发展四梁八柱,汇成了近10万亿GDP的半壁江山。这一过程中,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首创融链固链山东模式,持续创优服务环境、加强要素保障,推动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建链延链的“主攻手”、供应链上循环融促的“配套专家”。截至目前,全省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2.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有力支撑山东工业经济连续3年增速走在全国工业大省前列,发挥全省经济“压舱石”和全国工业大盘“挑大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金壮龙部长多次强调,要完善“选种、育苗、培优”的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精准“选种”、精心“育苗”、精细“培优”,探索打造出专精特新企业“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赋能”生态路径办法。
  一、突出精准“选种”,加力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明确培育重点,聚焦我省“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方向,沿着43条重点产业链条,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遴选识别出一批承载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中小企业,每年计划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规范培育管理,实施小微企业提增培优行动,完善“小升规”培育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个梯度培育库,实时监测、定期分析入库企业的重点经营指标,“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创新培育方式,推动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及驻鲁央企、地方国企加大创新项目孵化力度,在全国创新开展“十链百群万企”活动,打造融链固链山东品牌,构建大中小企业常态化工学衔接机制,今年已开展700多场,服务企业超过8万家,这些做法得到了工信部的肯定和推广。
  二、突出精心“育苗”,加力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能级。好苗须培养,树不抚育不成材。健全包帮机制,塑强省工业运行指挥部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对全部4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对全省近50万家小微工业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建立样本监测机制,动态掌握发展态势和运行堵点,集中纾解共性问题。组建省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等促进机构,提供普遍性、基础性、专业化服务。用好服务平台,积极主动融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加快建设“爱山东”“鲁惠通”等平台,国家到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在山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强专业力量,建立千名服务专员、万名服务志愿者的优质中小企业“专家服务团”,同时注重发挥省“四进”工作队常驻基层作用,支持专业机构面向优质中小企业开展经营管理诊断、咨询和培训。
  三、突出精细“培优”,加力强化中小企业资源要素保障。苗壮半收成,全靠滋和养。生成专精特新企业“千苗竞发”生动局面,离不开政策、创新、数智等要素供给保障。在政策支持上,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纳入年初全省十大行动、要素十大保障等政策文件重要内容,拟定出台加力助企帮扶若干措施,每年将为民营中小企业转(续)贷1500亿元以上,每年统筹6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实施升规纳统分档奖励。定期举办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高频次举办“齐鲁企舞”“一城一策”“一月一链”路演,高水平建设“专精特新”上市专板。在创新引领上,注重挖掘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精准帮助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畅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建设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用好省级重点“小巨人”奖补资金,建设以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融通等为主要功能的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在数字化转型上,高标准建设运营全国首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目前,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培训企业超过54.6万家次,基本实现了规上和规下工业企业“两个全覆盖”。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赋能”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凝聚工作合力,打通政策、技术、管理、服务资源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进一步培育好、发挥好中小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深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