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在山东各地陆续落地,济南、烟台、日照等市已印发了市级实施方案
◆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10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等相关人士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郑栅洁表示,目前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两重一新”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近期将在年内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超长期国债在山东如何落地?经济导报记者采访获悉,8月29日,山东省已下发《山东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这也意味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在山东各地陆续落地,济南、烟台、日照等市已印发了市级实施方案。
资金落地,
加力支持“两新”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优化组织方式,提升补贴标准。这也意味着,全国层面上超长期国债资金已开始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3日的专题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两新”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其中在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优化支持方式,简化审批流程,筛选出了4600多个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更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到项目。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资金支持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于8月初下达到地方。
具体到山东,8月29日已下发了《山东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这一文件落地后,济南、烟台、日照等市快速跟进,已印发了市级实施方案,确保资金落地。
9月20日,《烟台市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这一方案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等,统筹支持新能源货车购置、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提标、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提标。
例如,根据这一方案,《烟台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予以补贴。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1万元提高到2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7000元提高到1.5万元。对2024年4月24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政策实施期间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含完成补贴发放的申请),均按上述标准予以补贴。
日照市新闻办9月30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日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总体情况。根据部署,日照对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新能源货车购置、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汽车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等8个领域进行细化安排,每个领域都明确了补贴品类、补贴标准、操作流程。
优化投向,
加力支持“两重”
按照此次一揽子增量政策最新部署,明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这也释放出了强信号:超长期国债投向从加力支持“两新”到了“两重”。
今年以来,各地将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其中,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投资领域的“重头戏”。山东通过强化项目支撑,加快谋划推进重点项目。
山东坚持“项目为王”,发挥重大项目对稳定投资运行的支撑作用。先后组织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秋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为抓项目扩投资营造良好氛围;紧盯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3827个拟竣工投产项目。今年前8月,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中,12550个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209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5%,开工12233个、开工率97.5%。3827个计划竣工投产项目已竣工投产2341个,其中1778个工业项目已实现投产,形成产值2810亿元。
接下来,地方如何抓住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机遇?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研究所所长迟泓表示,预计未来几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是地方项目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应抓住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机会,先发谋划布局,应对眼下内需不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山东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用足用好政策性资金。通过建立省级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分类谋划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共过审项目512个,争取国债资金382.9亿元;扎实推进专项债券申报发行,过审项目4395个、债券需求9244.1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03亿元,较去年增加573亿元,争取额度居全国第二位;用足用好增发国债,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333个、资金352.6亿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资金支付率28%,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大中央资金争取力度,截至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32.3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87.6亿元,有力支持了770余个项目建设。
迟泓分析,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阶段,对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重点投向领域,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能够承担的任务及发展实际,系统谋划匹配重大战略具体领域的项目。她表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在发展前沿技术、未来产业等领域的引领作用。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谋划能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战略意义突出但研发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项目;另一方面,关注产业升级趋势,谋划能够助力本地产业进一步抢占发展制高点或者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项目。切实提升实体经济、制造业竞争力,夯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10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等相关人士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郑栅洁表示,目前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两重一新”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近期将在年内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超长期国债在山东如何落地?经济导报记者采访获悉,8月29日,山东省已下发《山东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这也意味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在山东各地陆续落地,济南、烟台、日照等市已印发了市级实施方案。
资金落地,
加力支持“两新”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优化组织方式,提升补贴标准。这也意味着,全国层面上超长期国债资金已开始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3日的专题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两新”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其中在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优化支持方式,简化审批流程,筛选出了4600多个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更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到项目。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资金支持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于8月初下达到地方。
具体到山东,8月29日已下发了《山东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这一文件落地后,济南、烟台、日照等市快速跟进,已印发了市级实施方案,确保资金落地。
9月20日,《烟台市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这一方案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等,统筹支持新能源货车购置、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提标、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提标。
例如,根据这一方案,《烟台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予以补贴。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1万元提高到2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7000元提高到1.5万元。对2024年4月24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政策实施期间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含完成补贴发放的申请),均按上述标准予以补贴。
日照市新闻办9月30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日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总体情况。根据部署,日照对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新能源货车购置、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汽车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等8个领域进行细化安排,每个领域都明确了补贴品类、补贴标准、操作流程。
优化投向,
加力支持“两重”
按照此次一揽子增量政策最新部署,明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这也释放出了强信号:超长期国债投向从加力支持“两新”到了“两重”。
今年以来,各地将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其中,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投资领域的“重头戏”。山东通过强化项目支撑,加快谋划推进重点项目。
山东坚持“项目为王”,发挥重大项目对稳定投资运行的支撑作用。先后组织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秋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为抓项目扩投资营造良好氛围;紧盯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3827个拟竣工投产项目。今年前8月,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中,12550个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209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5%,开工12233个、开工率97.5%。3827个计划竣工投产项目已竣工投产2341个,其中1778个工业项目已实现投产,形成产值2810亿元。
接下来,地方如何抓住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机遇?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研究所所长迟泓表示,预计未来几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是地方项目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应抓住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机会,先发谋划布局,应对眼下内需不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山东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用足用好政策性资金。通过建立省级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分类谋划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共过审项目512个,争取国债资金382.9亿元;扎实推进专项债券申报发行,过审项目4395个、债券需求9244.1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03亿元,较去年增加573亿元,争取额度居全国第二位;用足用好增发国债,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333个、资金352.6亿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资金支付率28%,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大中央资金争取力度,截至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32.3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87.6亿元,有力支持了770余个项目建设。
迟泓分析,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阶段,对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重点投向领域,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能够承担的任务及发展实际,系统谋划匹配重大战略具体领域的项目。她表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在发展前沿技术、未来产业等领域的引领作用。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谋划能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战略意义突出但研发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项目;另一方面,关注产业升级趋势,谋划能够助力本地产业进一步抢占发展制高点或者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项目。切实提升实体经济、制造业竞争力,夯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