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电机董事长陈飞:

创新驱动晋级制造业“单冠”

2024-09-25 作者:  杜杨 谢卫振 来源: 经济导报
  恒力电机董事长陈飞
  ◆导报记者 杜杨 谢卫振         
 
  今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这标志着又一颗“工业明珠”被中国拿下。这艘大型豪华邮轮之上,有4000多台(套)电机是由山东的专精特新企业——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恒力电机”)生产的。
  在专精特新企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恒力电机从国营老厂嬗变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电机工程师出身的董事长陈飞,也得以在企业贯彻“以质量为基石、注重技术科研建设”的发展理念,与脚下的这片大地一同发光发热。
  陈飞1988年参加工作,他从技术员做起,先后任技术科长、质量副总、销售副总等。1998年公司成功改制,2000年他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飞在船用电机设计方面拥有36年工作经验,从设计到系统、从控制到运行、从顶层设计到生产工艺均有深入研究。
  恒力电机的前身是德州电机厂,始建于1966年。与山东乃至我国不少“老国企”一样,该公司也有过举步维艰的岁月。陈飞上任之后,始终把高质量创新发展作为企业长期战略来抓,引导、支撑和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呈现由陆域向近海发展的趋势。陈飞敏锐地意识到,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海洋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于是,其率领企业在这一年进军海洋风电领域,专注于海洋风电电机的研发,主导制定了海洋风电电机标准。
  陈飞发现,海洋风电的开发比陆上风电更复杂,对产品的防腐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为此,公司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团队历经上百次实验,耗时大半年才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3年间,海洋风电电机营收额占到该公司总营收额的28%,海洋风电电机一跃成为企业的主营产品之一。
  成功进军海上风电领域只是恒力电机凭借创新成功突围的案例之一。多年来,该公司通过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外脑”、聘请咨询公司,进行定制化全方位管理提升,大力推进全员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促进企业全面发展。2021年,该公司获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2022年,该公司获得了“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其船用电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5%以上。这也才有了开篇提到的为“爱达·魔都”号生产4000多台(套)电机的底气。
  陈飞坦言,恒力电机是山东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作背景下,通过创新驱动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对标国际先进,瞄准行业标杆,补链延链强链”为行动纲领,全力以赴强化科技创新,狠抓项目建设,实现“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