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发布

民营鲁企新材料十大“旗舰”透视

2024-08-05 作者: 孙罗南 来源: 经济导报
  这些上榜企业勾勒出山东民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图景。从地域分布来看,济南、淄博和烟台各有两家企业上榜,而枣庄、威海、东营和德州则各有一家企业入选
  ◆导报记者 孙罗南 济南报道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列出了中国新材料领域最具价值的非国有企业。胡润研究院发给经济导报记者的榜单显示,山东共有10家企业上榜,且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
  这些上榜企业勾勒出山东民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图景。从地域分布来看,济南、淄博和烟台各有两家企业上榜,而枣庄、威海、东营和德州则各有一家企业入选。从行业分布来看,“关键战略材料”企业数量最多,涵盖硅材料、储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涉及芯片、光伏等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天岳先进、联泓新科和光威复材等。
  胡润研究院提到,“百强榜不包含国有企业,如新材料领域代表性国有企业万华化学,价值近3000亿元,北方稀土和中国化学,价值均超过500亿元。”
  “新材料企业处于先进制造产业链的前端,大多数人并不熟知,是各行各业的‘幕后英雄’。”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从上榜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苹果及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产业链上的企业,长三角地区更多是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环渤海地区聚焦在与硅材料关联度较高的光伏、芯片,以及碳纤维材料应用范围较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山东10家民企入榜 涵盖多个细分赛道
  “新材料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创新成果不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高端装备等众多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保障,也推动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胡润研究院强调。
  事实上,山东这些上榜企业在多个新材料细分赛道上表现出色,企业总部则分布于山东各地。
  济南有两家企业跻身榜单,分别是天岳先进和圣泉集团。天岳先进以235亿元的企业价值位列第17名。天岳先进成立于2010年11月,专注于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天岳先进在2022年年初正式登陆科创板,其创始人宗艳民也跻身胡润全球富豪榜之列,当时位列第2238位。可见,站在“风口”的科创型企业在强劲发展过程中也在“催生”富豪。
  圣泉集团以120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42位。圣泉集团始建于1979年,总部位于济南章丘刁镇,占地面积3000余亩,产业覆盖生物质精炼、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铸造材料、健康医药、新能源等领域,2021年8月10日在沪市主板上市。
  经济导报记者梳理榜单看到,淄博也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东岳硅材和鲁阳节能。
  东岳硅材以95亿元的企业价值位列第54位。经济导报记者查阅企业信息发现,东岳硅材成立于2006年,2020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有机硅材料应用于建筑、纺织、汽车、机械、电子电器等领域。
  鲁阳节能以75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69位。根据官网信息,鲁阳节能始建于1984年,2006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集陶瓷纤维、可溶纤维、轻质耐火砖等节能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全球知名的陶瓷纤维制造基地。该公司具备年产各类陶瓷纤维制品6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跻身世界陶瓷纤维业前三强,产品应用于工业炉衬、建筑防火保温、高温绝热等领域。
  烟台的两家企业分别是正海磁材和道恩股份。正海磁材以85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60位。这家企业成立于2000年,是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致力于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及元器件的研发和制造。
  道恩股份以45亿元的企业价值位列第96位。道恩股份总部位于烟台,从事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枣庄的联泓新科凭借220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19位。联泓新科的官网显示,其专注于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包括EVA光伏胶膜料、EVA电线电缆料、PP薄壁注塑专用料等,应用于光伏、线缆、鞋材、塑料等领域。该公司于2020年12月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威海的光威复材以215亿元的企业价值名列第20位。光威复材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各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领域。
  东营的国瓷材料以155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36位。国瓷材料2005年4月成立,2012年1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各类高端陶瓷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在电子信息和通讯、汽车及工业催化、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
  德州的索通发展以70亿元的企业价值排名第73位。其官网显示,索通集团始创于1998年,从贸易起步,以预焙阳极产品业务为主导,向碳材料产业延伸探索,追求多元化发展。索通发展是索通集团的主板上市企业,成立于2003年8月27日,从事铝用预焙阳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索通集团由贸易走向实体的第一家生产制造企业。
上榜企业多与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相关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胡润研究院提到,新材料涉及范围极广,分类多样,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分类,总共将近300种。按照新材料服务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进基础材料,它们是帮助像建筑、化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特种塑料与橡胶、陶瓷、玻璃等。第二类是关键战略材料,是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例如做芯片的硅材料、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原料、航天航空用的碳纤维材料等。第三类是前沿材料,它们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总体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如可以用于高端医疗器械的纳米材料、让智能家电导电以及透光性能增强的石墨烯等。
  胡润说:“新材料企业是各行各业的‘幕后英雄’。它们服务的客户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比如榜单中的融捷股份是比亚迪的供应商,赣锋锂业是广汽埃安的合作伙伴,还有蓝思科技是苹果、小米、OPPO等手机屏幕的供应商。”
  他提到,“百强企业价值中位数为100亿元,上榜门槛为价值45亿元。上榜企业很多是与光伏、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企业,一般是头部企业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商,例如排名前5的天齐锂业和华友钴业,是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重要合作伙伴。”
  胡润表示,“本次上榜的企业中,从行业布局来看,‘关键战略材料’企业数量最多,有58家,其中将近30家是与光伏、芯片行业息息相关的硅材料企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排名前5的合盛硅业、排名前20的联泓新科等;其次是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锂材料企业,近20家,例如排名前50的比亚迪供应商融捷股份。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关键战略材料赛道上近年新成立的企业较多,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因此我们榜单上也有一些做半导体和硅材料的独角兽企业,例如排名前30的中欣晶圆和先导电科。”
  他说:“先进基础材料涉及的行业更广,但上榜企业只有36家,数量比关键战略材料少,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有色金属等涉及自然资源的新材料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没有纳入本次榜单中,例如内蒙古的北方稀土。此外,一部分传统化工企业还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虽然它们也有新材料业务,但整体营收还达不到50%,这部分企业也没有纳入本次榜单中,例如辽宁的恒力石化。”
  “前沿材料上榜企业有6家,其中价值超百亿元的有3家,说明一些前沿材料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逐渐走向工业化应用。例如排名前10的来自深圳的光启技术,它是一家生产‘超材料’的企业,产品可应用在先进飞机、舰艇、大型无人机的机身以及传感器、雷达等先进制造领域。本次榜单中,还有两家企业从事纳米材料赛道,分别是天奈科技和博迁新材,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胡润说。
  相关链接
山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2025年营收力争达到1.5万亿元
  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其中,《新材料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2024年、2025年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力争分别达到1.45万亿元、1.5万亿元左右;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省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00家以上;发布新材料创新应用项目50个以上,重点产品累计推广达到400种;全省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以上、“瞪羚”和“独角兽”企业200家以上、单项冠军企业150家左右。
  围绕新材料重点细分领域,积极培育一批全国和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推动威海拓展纤维参与碳纤维及结构性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重组,建好用好济南二机床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等国家创新载体,不断加大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力度。到2025年,新材料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0家左右,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10家左右。
  加快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规模,推动滨州高端铝材等雁阵形集群持续向高端跃升,支持东营新型功能材料、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精品,培育提升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左右。
  聚焦高端应用领域,加快高性能、低成本、系列化、绿色化产品开发,推动更多新产品融入双循环、开拓新市场。推动先进基础材料向高端跃升,提升大飞机用高强铝合金、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高端热塑性弹性体等优势品种综合竞争力。加快关键战略材料、短板材料攻关突破,加强T800及以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应用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山东国瓷年产5万吨陶瓷墨水、创新精密年产10万吨铝合金电子型材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提升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
  鼓励新材料重点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联合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征集发布一批“工赋山东”场景需求。发挥智能制造服务支持作用,大力推动新材料企业改造升级。到2025年,在新材料领域培育15个左右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10个左右省级工业互联网项目,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水平。      (宗禾)
  《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山东上榜企业
排名 企业 企业价值(亿元) 主要板块 细分赛道 主要产品应用 企业总部
17 天岳先进 235 关键战略材料 硅材料 芯片 济南
19 联泓新科 220 关键战略材料 储能电池材料 光伏玻璃、太阳能电池 枣庄
20 光威复材 215 关键战略材料 高性能碳纤维 高端装备制造 威海
36 国瓷材料 155 先进基础材料 陶瓷材料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 东营
42 圣泉集团 120 关键战略材料 高性能碳纤维 航空航天 济南
54 东岳硅材 95 关键战略材料 硅材料 芯片、智能装备 淄博
60 正海磁材 85 关键战略材料 稀土材料 消费电子 烟台
69 鲁阳节能 75 先进基础材料 高性能纤维 电力设备 淄博
73 索通发展 70 关键战略材料 储能电池材料 动力电池 德州
96 道恩股份 45 先进基础材料 化工新材料 汽车、家电 烟台
数据来源:胡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