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今日淄博 广告

淄博淄川:

数字化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2024-07-10 作者: 周海波 赵佳欣 来源: 经济导报
  图为山东川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导报记者 周海波 通讯员 赵佳欣

  初夏时节,淄川区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温室
楠杉农业的“绿色革命”

  在淄博楠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楠杉农业”)的高标准智能温室里,一场“绿色革命”正在上演。这里的作物不再依赖传统的种植方式,而是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培育过程数据采集智能化、环境调控智慧化、管理过程精细化。
  走进楠杉农业的艾草食用菌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种植架,上面种植着艾草黄伞、艾草平菇、艾草雪菇、艾草花菇等多个品种的艾草蘑菇。与传统温室不同,这里的蘑菇生长环境被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都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调整至最适宜蘑菇生长的状态。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实时收集作物生长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作物提供精准的营养供给方案。这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楠杉农业总经理董学胜介绍。
智能猪舍
新希望六和的智能探索

  “猪舍采用的都是全自动环控模式,根据不同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通过风机、水帘、保温等设施来实现自动光照调节、通风和温度控制,满足生产需要。”新希望六和(淄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六和淄博公司”)的负责人说。
  走进新希望六和淄博公司,猪舍干净整洁,没有传统猪舍的异味。这里采用集群式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在四层楼房全封闭的养殖环境中,使用了“一核多心”数字牧场管理体系。应用“慧养猪”“秀杰和普”等系列养殖和育种软件,新希望六和淄博公司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芯片。同时,新希望六和淄博公司在投料、送水、清理、消毒等场景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管理,就能对猪舍进行动态全局监控,确保猪只的健康成长,精益生产。
  在新希望六和淄博公司的智慧猪舍里,数字农业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和数据,而是与养殖场景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它让养殖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智慧生产线
川鹰食品的数字化转型

  在山东川鹰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川鹰食品”)的生产车间里,智慧生产线正忙碌地运行着。从原料的入库、加工到成品的包装、仓储,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用机器人代替人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在生产环节,川鹰食品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圆盘制曲机,将全自动密闭式圆盘制曲、智能化分阶段氨基酸萃取、微错流膜过滤、超高温饱和热水瞬时灭菌自控系统等信息化、智能化领先技术应用于酱油酿造生产,可缩短发酵周期3个月,提高蛋白酶活力10%,提高氨基酸出品率20%,节水45%,节气38%,劳动效率提高5倍,同时大大提高了酱油质量。
  在供应链环节,川鹰食品引入供应链数字化应用ERP集成管理系统和智能化仓储库房,将智能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线数据跟踪、产品质量在线监测、生产销售过程协同、设备互联资源共享,确保每个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
  川鹰食品负责人表示:“‘川鹰’正以年轻化、数字化的新面貌,构建‘农工旅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倾力打造国内调味食品特色产业园区。”
  近年来,淄川区在数字农业方面持续探索和实践,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淄川区将继续加大数字农业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