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多彩济宁 广告

济宁招商引资“磁吸力”持续增强

百亿级大项目缘何落户鱼台

2024-07-01 作者: 缪学振 来源: 经济导报
  莱赛尔项目进口原料到达长江口岸后,可经京杭大运河运至项目所在地,大大减少物流成本
  近日,鱼台县与新加坡金鹰集团完成签约,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落户鱼台。该项目由新加坡金鹰集团实控公司赛得利集团投资,计划总投资约110亿元,分两期建设4条世界单线体量最大的1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莱赛尔新材料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可达104亿元、税收4亿元,不仅可带动就业2000人,而且能为鱼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该项目为何落户鱼台,鱼台和济宁做对了什么?
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
  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全新纺织面料,号称面料软黄金,其生产工艺符合绿色、节能、环保标准,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环保纤维。其源自天然木质纤维素,属于国家鼓励类纺织新材料,可持续、可再生、可降解,生产全程无污染。
  这样一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自然引来多地博弈。要想脱颖而出,只有详细梳理鱼台的资源禀赋,看能否满足企业所需的各个要素条件,能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原材料运输看,水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运能大、成本低、污染小。水路运输成本为铁路运输的1/4、公路运输的1/10,莱赛尔项目进口原料到达长江口岸后,可经京杭大运河运至项目所在地,大大减少物流成本。
  从生产环节看,产品制作中需要大量的水。而鱼台最大的优势即水资源丰富,鱼台县境内17条河流纵横交错,12万亩湿地风景如画,地表水储量5亿立方米。
  从能源应用看,随着“双碳”进程的推进,绿电不仅助力可持续发展,利民、利国、利业,也能够大大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与莱赛尔项目一路之隔的生物质电厂,年发绿电量约2.4亿度,可替代标煤7.8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
  从产业基础看,鱼台所在的济宁市拥有深厚的纺织服装文化和产业基础,是全国最大的毛精纺产品生产基地、纺织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功能性腈纶纱研发生产基地,与莱赛尔纤维产业高度契合。
  从产品销售看,鱼台县地处鲁苏豫皖4省交界,项目选址地与中国第二大粘胶纱生产基地(沛县)隔河相望。周边300公里棉纺企业集聚,棉花纤维年可消耗220万吨,按30%替代比例,莱赛尔纤维年可消耗约66万吨。
  正是靠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禀赋优势,鱼台强势闯入企业视野。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良好的资源禀赋,是合作的前提条件。要想吸引企业入驻,更要看城市是否政通人和、经济是否充满活力以及是否有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鱼台县始终坚持围绕投资者所需所盼,持续推进要素保障,解决项目诉求,从未停步。在了解到企业需要上游NMMO溶剂的问题后,成功招引企业上游的铁马新材料NMMO溶剂及羟胺项目,解决莱赛尔纤维项目上游原料供应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月21日,项目在上海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济宁市、鱼台县先后成立工作专班(指挥部),对照“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11月份建成投产”的目标,坚持一切工作往前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目前,项目区2个村庄213处房屋拆迁已全部完成。项目用地成片开发方案已获批,力争8月底前供地。电厂技改扩建项目已纳入省规划,可随时实施。白马河航道升级工程已经开工,园区道路拓宽已完成,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已立项。
  金鹰集团金鹰中国董事长陈昱廷表示,项目选择落户鱼台,除了客户市场、水运方便、生物质电厂等配套齐全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鱼台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尤其是通过到鱼台县现场考察,对市县两级不等不靠推进工作十分感动,对双方下步合作充满信心。 (缪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