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邹平市西董街道通过跨村联建,推动资源整合,积极探索“联村共建、产业抱团”发展的路子,实现“鹤伴珍谷”等产业联兴,绘就西董乡村发展新画卷。
“我们村去年有200余户群众入股到‘鹤伴珍谷’小米种植产业中,一季种植51亩小米,群众增收7万余元,村集体也有3万余元进账。”西董街道西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乃明介绍。
据了解,西董街道坚持村企共建“12667”经营模式,通过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已吸引7个村加入“鹤伴珍谷”小米种植基地项目,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00余亩扩种到600余亩,每亩地能为群众和村集体各增收1500余元,推动了辖区特色农业种植集聚发展。
在西董街道郭家峪村“鹤伴磨坊”石磨面粉加工车间里,黑小麦、小米等辖区内特色种植作物经过低温碾磨,变成了口感劲道、香味浓郁、营养价值更高的石磨面粉。郭家峪村所在的溪河源片区依托黑小麦、小米、酸枣等特色农作物种植以及“鹤伴磨坊”石磨面粉、“鹤伴优品”杂粮煎饼等品牌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上下游产业联动,联建村产业共同发展。打造的“鹤伴”系列产品、“鹤伴磨坊”石磨面粉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西董街道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西董街道还积极探索建立“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引领分散承包经营”的增收机制,致力谋划产生一批联建作用强、增收效果好、可持续性强的项目,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建设的实体支撑。(范宜成)
“我们村去年有200余户群众入股到‘鹤伴珍谷’小米种植产业中,一季种植51亩小米,群众增收7万余元,村集体也有3万余元进账。”西董街道西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乃明介绍。
据了解,西董街道坚持村企共建“12667”经营模式,通过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已吸引7个村加入“鹤伴珍谷”小米种植基地项目,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00余亩扩种到600余亩,每亩地能为群众和村集体各增收1500余元,推动了辖区特色农业种植集聚发展。
在西董街道郭家峪村“鹤伴磨坊”石磨面粉加工车间里,黑小麦、小米等辖区内特色种植作物经过低温碾磨,变成了口感劲道、香味浓郁、营养价值更高的石磨面粉。郭家峪村所在的溪河源片区依托黑小麦、小米、酸枣等特色农作物种植以及“鹤伴磨坊”石磨面粉、“鹤伴优品”杂粮煎饼等品牌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上下游产业联动,联建村产业共同发展。打造的“鹤伴”系列产品、“鹤伴磨坊”石磨面粉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西董街道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西董街道还积极探索建立“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引领分散承包经营”的增收机制,致力谋划产生一批联建作用强、增收效果好、可持续性强的项目,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建设的实体支撑。(范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