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4-05-06 作者: 李雪婷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可以促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为便利及灵活,为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更多可能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此次研究主要对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予以探究,寻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化策略及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打造更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思政课堂。
  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大学英语
  引言: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持续开展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获得良好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促进教学组织与实施更为便利及灵活
  线上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使教师及学生能够在任何空间及时间情境下展开教学,促使教学组织与实施更为便利。因此,线上教学可以较好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与缺陷。且随着线上教学软件、智能工具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可供教师及学生所选择的工具更为丰富及多样,这有助于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灵活。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英语课程教师可以依托课堂派、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以钉钉及腾讯等软件作为辅助及补充,结合现实课堂教学,打造多模态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设计,使教学环节更为丰富多样。
  (二)有助于教学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交流
  一方面,线上线下相融合,可以使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资源充分补充与完善,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材料,且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学资源的储存、提取、运用及共享提供了载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延长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促使教师及学生在深度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从学生层面看,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优秀讲解视频,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开展学习,这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从教师层面看,通过使用学习管理系统(LMS)等智能化工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实际英语语言水平,从而有助于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具针对性,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从而能够更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促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下得到最优发展,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卓有成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得到了改善及优化。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与问题:第一,教学方式落后,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入及知识呈现比较生硬,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第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政素养进行评价,且忽视过程性评价方法的运用。第三,高校教师对于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学元素挖掘力度不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向外延展性不高,思政教学资源整合度有待提升,从而不利于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
  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略
  (一)整合思政教学资源,推动网络载体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需要建立在思政素材及资源基础上,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所涉猎的学科十分宽泛。因此,高校应当以“跨文化”为建设思路,既要对大学英语教材之中的思政教学要素予以充分挖掘,对近年来的国际新闻、跨文化交际案例等予以采集与归纳,并将其引入英语课程体系之中,以丰富跨文化交际素材库。同时也要进行外部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完成对英语教材的扩充和优化。如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中的“Heroes of Our Time”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在明确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契合点的基础上,引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文材料、现代先进人物故事阅读材料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完成基础准备工作。此外,也要注重线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库的构建,在教学软件及平台中专门开设相应的板块,将所挖掘出的“民族文化”“人生角色”“理性消费”等内容引入其中,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完备教学资源库。
  (二)创新完善教学模式,增强实际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应当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做好引导工作,为之后的线下教学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应当提前将课件、新课相关的预习资料、课程思政拓展材料等分享到班级群或者上传于网络云平台之中,并发布相应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自主观看及学习视频、材料后对知识形成初步理解,并基本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课程中,应当以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为重点,注意多种活动、游戏的引入,以及多样化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的使用。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对其任务完成情况予以评价,并对一些出色的成果进行展示。其次,教师需要围绕新课内容的语言知识点进行讲解,着重于对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剖析与解释,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最后,在完成新课传授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如跨文化、国际事项及热点新闻展开辩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思政意识,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后主要以线上形式为主,督促学生完成新知识练习及巩固的任务。如在阶段性测验中加入一些思政相关元素及内容,要求学生围绕相关主题,采用新课所传授的句式结构进行写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写作技能,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多样化过程评价,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将其运用于教学评价活动之中。为此,高校教师应当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将学生线上打卡、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性作为评价指标,并及时关注和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变化、英语水平提升情况,最终予以总结性评价,以增强评价结果的覆盖性及有效性,提高评价效率。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工程,而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新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跨文化语言人才。
  参考文献:
  姜爱贞,李昱冉.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04):13-15.
  肖巍,潘婷婷.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华章,2023,(04):153-155.
  张倩,周海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1):122-124.
  【作者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3JG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