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职工与企业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是企业的监督者,又是职工利益的维护者,是代表职工的群众组织。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企职工队伍结构日渐多元化,利益分配形式愈加复杂化,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日益多样化、差异化,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在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如何顺应时代要求,精准发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主动作为,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工会真正成为“党委信得过、行政离不开、职工靠得住”的组织,是国企工会工作亟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修改,使得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应着重担负起引领、维权、服务等重要职责。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工会组织的首要政治责任是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有企业工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组织、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的工作做好做实,多做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引导职工增进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与党同心同德、同力同向。二是积极做好维权服务。新时代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十八大报告对工会基本职责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把工会的基本职责表述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明确中国工会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同时,广大职工对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全面发展的诉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强烈,这也对工会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是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工会组织作为国有企业的职工之家,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研究解决职工在劳动经济、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多样化的需求,协调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工作、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关心帮助职工,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推动职工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新时代赋予工会新职责,新征程呼唤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新作为。国有企业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笔者调研多家山东国有企业发现,多家企业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模式,着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做实维权主业、做优职工服务、做强基层基础。一是建好工会“大学校”。党的领导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宣传引导,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媒介载体,广泛宣传上级和企业正在做的事情,让职工既看到现实的变化,又看到美好的前景,不断增强对国家、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多做贡献。建设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让职工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专题讲座、职工达人秀评选等活动,广泛开展篮球联谊、羽毛球比赛、瑜伽教学等,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情绪引导,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有了很大提升。二是建好工会“大家庭”。工会坚持利为职工所谋、情为职工所系、心为职工所牵,对职工做到“有求必应”,让工会成为职工的温馨之家。首先,转换工作理念,把工会工作的“中心”“主角”的位置让给职工,将工会“做菜”、职工“品菜”的工作理念和模式转变为职工“点菜”、工会“做菜”。开展工作和活动都要以职工为中心,围着职工转,职工需要什么服务,工会就送什么服务,确保工会“干的事”精准对接职工“盼的事”。筹办企业开放日活动,策划“我想对你说”职工家属视频访谈,开展数字展馆研学一体化活动,增进了职工及家属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树立企业形象,体现人文关怀。其次,拓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路径。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以严格落实厂务公开制度为抓手,全面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建立完善工作通报会、职工交流会、党团支部共建、网络建言献策等企业事务沟通交流平台,充分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源头治理与实时援助相结合,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心一意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办职工之事、想职工之盼。积极推动企业在福利发放、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一线职工更多倾斜。持续加大劳动保护工作力度,多层次、多途径帮助职工解决涉法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和侵权现象。三是建好工会“大舞台”。丰富职工学习载体,搭建职工学习平台,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职工在企业工作一线建功立业,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用好“劳动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聚焦企业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因岗、因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带动职工参与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完善企业“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师徒之间、名师之间的技能交流平台,为职工成长提供“快速通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大职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选树敬业、勤恳、钻研、奉献的职工典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建好工会“大组织”。工会组织自身的状态和能力,决定了工会工作的高度与水平,工会必须把自己建设得更有活力、更有力量。加强工会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其能力素质。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工作”,真正把工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职工、工作做到每一个职工的心坎里。转变工作作风,杜绝举办活动重噱头讲排场等现象;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走入职工、走到生产一线,真正成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修改,使得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应着重担负起引领、维权、服务等重要职责。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工会组织的首要政治责任是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有企业工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组织、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的工作做好做实,多做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引导职工增进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与党同心同德、同力同向。二是积极做好维权服务。新时代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十八大报告对工会基本职责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把工会的基本职责表述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明确中国工会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同时,广大职工对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全面发展的诉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强烈,这也对工会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是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工会组织作为国有企业的职工之家,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研究解决职工在劳动经济、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多样化的需求,协调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工作、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关心帮助职工,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推动职工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新时代赋予工会新职责,新征程呼唤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新作为。国有企业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笔者调研多家山东国有企业发现,多家企业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模式,着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做实维权主业、做优职工服务、做强基层基础。一是建好工会“大学校”。党的领导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宣传引导,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媒介载体,广泛宣传上级和企业正在做的事情,让职工既看到现实的变化,又看到美好的前景,不断增强对国家、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多做贡献。建设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让职工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专题讲座、职工达人秀评选等活动,广泛开展篮球联谊、羽毛球比赛、瑜伽教学等,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情绪引导,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有了很大提升。二是建好工会“大家庭”。工会坚持利为职工所谋、情为职工所系、心为职工所牵,对职工做到“有求必应”,让工会成为职工的温馨之家。首先,转换工作理念,把工会工作的“中心”“主角”的位置让给职工,将工会“做菜”、职工“品菜”的工作理念和模式转变为职工“点菜”、工会“做菜”。开展工作和活动都要以职工为中心,围着职工转,职工需要什么服务,工会就送什么服务,确保工会“干的事”精准对接职工“盼的事”。筹办企业开放日活动,策划“我想对你说”职工家属视频访谈,开展数字展馆研学一体化活动,增进了职工及家属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树立企业形象,体现人文关怀。其次,拓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路径。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以严格落实厂务公开制度为抓手,全面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建立完善工作通报会、职工交流会、党团支部共建、网络建言献策等企业事务沟通交流平台,充分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源头治理与实时援助相结合,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心一意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办职工之事、想职工之盼。积极推动企业在福利发放、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一线职工更多倾斜。持续加大劳动保护工作力度,多层次、多途径帮助职工解决涉法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和侵权现象。三是建好工会“大舞台”。丰富职工学习载体,搭建职工学习平台,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职工在企业工作一线建功立业,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用好“劳动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聚焦企业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因岗、因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带动职工参与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完善企业“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师徒之间、名师之间的技能交流平台,为职工成长提供“快速通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大职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选树敬业、勤恳、钻研、奉献的职工典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建好工会“大组织”。工会组织自身的状态和能力,决定了工会工作的高度与水平,工会必须把自己建设得更有活力、更有力量。加强工会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其能力素质。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工作”,真正把工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职工、工作做到每一个职工的心坎里。转变工作作风,杜绝举办活动重噱头讲排场等现象;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走入职工、走到生产一线,真正成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