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和谐枣庄

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薛城区:强工兴产 向“新”而行

2024-02-21 作者: 张庆海 来源: 经济导报
  高端化工产业加速向精细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高端装备产业迸发新机

  ◆导报记者 张庆海     

  去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立足“打造首善之区”定位,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力以赴强工业、兴产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夯实工业底盘
把牢经济“压舱石”

  薛城区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2023-2026)的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工业倍增计划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每月一督导一调度,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去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3.2亿元、增长6.3%。去年1-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8亿元、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2%,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3.8亿元、增长23.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721万美元、增长5.1%;贷款余额达到708.5亿元、较年初增长18.9%。完成个转企975家,新增“四上”企业173家,新增及总量均创历史新高。
  薛城区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推进产业升级
点燃发展“新引擎”

  高端化工产业持续壮大,加快推进薛城化工产业园调区扩区工作,洪村片区基本完成搬迁,薛城化工产业园成功创建较低安全风险化工园区。富锂锰基高能电池材料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嘉益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加速向精细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高端装备产业迸发新机,中科智能电气产业园建成运营,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挂牌成立。奥瑞金绿色包装等6个项目投产达效,恒创通达等3个项目加快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加速形成。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坚持以“数转智改”为方向,深化技改提级行动,实施总投资86.1亿元的62个技改项目,粗苯加氢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改导向目录项目库,青啤(枣庄)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场景、省级智能工厂,晟达菲尔入选省级智能制造场景。
聚焦招商成效
激发项目“源动力”

  实施招商引资提升“十大行动”,优化调整12条招商产业链,大力开展基金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去年1-11月份,新开工过亿元项目56个、总投资418.21亿元,为工业倍增积蓄了后劲力量。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实施总投资1081.5亿元的114个重点项目,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数量达到35个、居全市第二。健全生命周期服务、“1+1+N”重点项目会商、手续办理百日攻坚、半年观摩评比等推进机制,60个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107.1亿元,15个项目建成投产。
  强化资金保障,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绿色发展投资基金、薛城经开投资基金,已为江西百思利、深圳熵路等4家企业注入基金6500万元。
持续优化环境
培厚企业“营养土”

  完善政策兑现机制,累计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2.15亿元;与28家金融机构对接融资项目69个,发放企业需求资金51.3亿元;去年三季度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背对背”测评优秀率分别为98.25%、100%,均居全市第一。其中,嘉驰新材料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赢科技、群鑫金属获评省瞪羚企业,嘉驰新材料、海帝新能源荣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正天电子等21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