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拟将两家A股上市公司收归麾下

万华化学筹划重磅收购谋未来

2023-11-08 作者: 段海涛 来源: 经济导报
  万华化学日K线图。
  六国化工日K线图。
  安纳达日K线图。
  通过本次重组,万华化学将在铜化集团矿业业务参股34%,进一步保障磷矿资源,为万华化学未来的磷资源需求解决瓶颈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导报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千亿级化工巨头万华化学(600309.SH)正筹划大手笔收购事宜。
  11月7日晚,万华化学披露,公司及其关联方拟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等方式,持有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铜化集团”)化工业务51%的股权,同时持有非化工业务34%的股权,继而成为A股上市公司六国化工(600470.SH)和安纳达(002136.SZ)的间接控股股东。据悉,铜化集团股权价值交易上限不超过60亿元,且以评估值为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尽管万华化学对此次收购颇为看好,但二级市场反应冷淡,11月8日万华化学股价大跌4.38%,市值蒸发约120亿元。
间接控股两家上市公司
  万华化学披露,11月7日,公司已与铜陵市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创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鹤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标的公司铜化集团签署了《股权变更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万华化学及其关联方将先购置铜化集团现有股东部分股权,然后将铜化集团实施公司分立,将化工业务资产、关联公司股权继续保留在现有公司,将非化工业务资产、关联公司股权剥离成立单独的公司。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万华化学及其关联方可选择以增资、购买股权、换股或其他方式,最终实现持有分立后的铜化集团51%的持股比例,并享有控制权。同时,万华化学及其关联方可选择以增资、购买股权、换股或其他方式,最终实现持有分立后的非化工公司34%的股权比例,并享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
  资料显示,铜化集团成立于1991年11月,注册资本185526.33万元,公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2019年,铜化集团完成国资混改,引入投资方安徽创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创谷新材与安徽鹤源投资为一致行动人,创谷新材并无实际控制人,因此铜化集团实际控制人由铜陵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据了解,铜化集团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以化学矿山采选、硫磷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地产开发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集团型企业,是国内重要的硫磷化工产业基地和新型颜料产业基地。控股六国化工、安纳达两家上市公司,主导产品高效磷复肥、钛白粉、苯酐、硫铁矿、电池材料磷酸铁等产销量均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万华化学表示,若本次交易全部顺利实施完成,万华化学将成为铜化集团化工业务的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化工业务及下属子公司六国化工、安纳达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烟台市国资委。
增强万华化学电池业务竞争力
  协议内容显示,各方一致同意,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10月31日,本次所涉及的分立前铜化集团股权价值交易上限不超过60亿元,且以评估值为准;并以此作为万华化学及其关联方本协议下所有增资、购买股权、换股或其他方式等股权变更的计价基础。其中,六国化工、安纳达采用市价法进行评估。
  对于此次收购,万华化学认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进一步完善上游原料供应链,增强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其次,铜化集团钛白粉在行业处于前十名,该业务与万华化学现有涂料业务具有互补及协同效应。
  而通过本次重组,万华化学将在铜化集团矿业业务参股34%,进一步保障磷矿资源,为万华化学未来的磷资源需求解决瓶颈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依托成熟的煤化工运行经验和技术优势,万华化学将进一步优化铜化集团煤气化装置,进一步提升铜化集团现有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万华化学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三大板块,2022年以来,万华化学加快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其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等。
  在2022年年报中介绍技术创新时,万华化学提到,公司加大了新能源相关领域的资源投入,搭建了电池回收及盐湖提锂等新的技术平台,电池材料及电池化学品全产业链同步推进,提升生态圈的闭环能力。
  2022年11月15日,在深圳召开的高工锂电年会上,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家宽曾表示:“电池材料我们是2018年选择进入的,目前已被万华确定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一部分,现在正大力发展这个产业。”
  有媒体报道,在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万华化学高层明确表示加大电池材料资本开支。2023年,万华化学在电池材料项目计划投资33.4亿,同比大增173.8%。
市场对收购反应不一
  财务数据显示,此次收购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万华化学业绩,但二级市场对此反应冷淡。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9月,铜化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68.82亿元、212.17亿元、142.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88亿元、8.85亿元、3.28亿元;上述报告期末的总资产分别为152.06亿元、194.56亿元、201.54亿元。
  同期万华化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55.38亿元、1655.65亿元、1325.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0.39亿元、170.42亿元、138.56亿元。
  “电池材料等业务是万华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发展方向,本次并购将增强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的竞争力。”民生证券分析师刘海荣表示,万华化学收购铜化集团可以实现多点协同,为电池材料等业务完善产业链配套。
  国金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目前看磷酸铁锂行业规划产能相对较多,未来能够获得长期发展优势的企业需要同时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万华化学作为化工龙头企业,在电池材料研发领域具有研究积淀,借助公司领先的人才优势和资金实力将有望快速实现技术升级。现有产业链中上游资源品的盈利相对较为丰厚,通过上游磷矿资源布局,将大幅解决公司的成本问题,形成综合竞争力。
  从二级市场反应看,六国化工8日开盘即一字板涨停,并维持到收盘,股价报收5.71元/股;安纳达全天也都维持在涨停状态,股价报收于12.22元/股。
  相反,作为拟收购方的万华化学8日股价大跌,开盘价即下跌0.25%,盘中一度跌至81.88元/股,跌幅达到6.10%,创出6月份以来的新低;收盘报83.38元/股,下跌4.38%,市值约为2617.9亿元。
  “建议开投资者说明会,说明收购理由。”山东一投资者表示,投资者认为万华此次收购吃亏了,所以股价才会下跌。“万华本次拟收购铜化,对万华的贡献和影响可能要逐步体现,但我相信万华管理层的决策。”安徽的一位投资者则表示,相信万华的眼光和能力。
  “下跌可能是市场对万华化学此次收购感到不乐观。”中泰证券分析师刘保民8日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拿出那么多资金进行收购,市场对收购后的整合、以及行业前景中存在的风险,考虑的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