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其中,齐峰新材(002521.SZ)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134.88%。公司称,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报告期内客户需求旺盛,公司产销量明显增加;同时,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成本降低。公司还称,报告期内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有效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环保板块表现突出,恒誉环保(688309.SH)、惠城环保(300779.SZ)、奥福环保(688021.SH)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均在10倍之上。其中,惠城环保、奥福环保都是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另外,还有29只鲁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在1倍-10倍之间。高测股份(688556.SH)、玲珑轮胎(601966.SH)、三角轮胎(601163.SH)均是在去年同期较大基数上出现了明显增长,凸显公司所处行业面的回暖力度,及公司自身提升运营能力的努力。
如果单看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那么鲁股的爆发力更强。
登海种业以超过百倍的增幅一马当先。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78.52万元,同比增长12291.03%。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公司核心品种抗逆性好,尤其在黄淮海地区市场基础扎实。其三季度末合同负债约10.7亿元,同比增长24%,经销商打款积极,表明其玉米品种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新销售季开局良好。
*ST园城(600766.SH)、龙源技术、中泰证券、瑞丰高材4只鲁股紧随其后,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57.62%、2017.18%、1431.06%、1007.37%。这其中,中泰证券的表现颇受关注。公司称,第三季度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投资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以及营业支出同比减少。
荣昌生物 研发投入超营收
当然,上市公司业绩上涨背后,除了行业面的景气度回暖外,研发技术方面的投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超过60%的鲁股研发费用都有所增长,且医药生物板块表现突出,如百洋医药(301015.SZ)、盈康生命(300143.SZ)等11只鲁股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盈康生命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注重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研发投入预计会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也会通过注重技术研发和收购兼并,不断丰富基于关键场景的关键产品线、实现医疗器械板块的快速发展扩张。
从研发总投入看,鲁股中,海尔智家研发费用居首位,高达80.45亿元,并实现近8%的增长。此外,潍柴动力、歌尔股份、万华化学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万华化学研发费用28.79亿元,同比增长17.80%,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现金流充裕、盈利稳定,研发费用近三年来每年都维持在20亿元以上。国盛证券的研报认为,公司在研项目主要围绕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在新兴领域做前瞻布局,以研发创新为原动力,持续高强度资本开支驱动公司未来高成长,并预测公司新材料业务将在未来2-3年逐步进入收获期,盈利能力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另外,如果按照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进行分析,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创板、创业板鲁股排名靠前。其中,荣昌生物(688331.SH)居首位,其前三季度研发费用8.58亿元,已超过其7.69亿元的营收。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新药研发管线增加、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导致临床试验费、材料费等费用增加,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工资水平增加。据悉,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身免疫、肿瘤科商业化团队规模均已达到600人。此外,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适应症不断拓展,并且多项相关临床研究正在推进中。
其中,齐峰新材(002521.SZ)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134.88%。公司称,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报告期内客户需求旺盛,公司产销量明显增加;同时,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成本降低。公司还称,报告期内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有效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环保板块表现突出,恒誉环保(688309.SH)、惠城环保(300779.SZ)、奥福环保(688021.SH)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均在10倍之上。其中,惠城环保、奥福环保都是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另外,还有29只鲁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在1倍-10倍之间。高测股份(688556.SH)、玲珑轮胎(601966.SH)、三角轮胎(601163.SH)均是在去年同期较大基数上出现了明显增长,凸显公司所处行业面的回暖力度,及公司自身提升运营能力的努力。
如果单看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那么鲁股的爆发力更强。
登海种业以超过百倍的增幅一马当先。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78.52万元,同比增长12291.03%。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公司核心品种抗逆性好,尤其在黄淮海地区市场基础扎实。其三季度末合同负债约10.7亿元,同比增长24%,经销商打款积极,表明其玉米品种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新销售季开局良好。
*ST园城(600766.SH)、龙源技术、中泰证券、瑞丰高材4只鲁股紧随其后,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57.62%、2017.18%、1431.06%、1007.37%。这其中,中泰证券的表现颇受关注。公司称,第三季度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投资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以及营业支出同比减少。
荣昌生物 研发投入超营收
当然,上市公司业绩上涨背后,除了行业面的景气度回暖外,研发技术方面的投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超过60%的鲁股研发费用都有所增长,且医药生物板块表现突出,如百洋医药(301015.SZ)、盈康生命(300143.SZ)等11只鲁股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盈康生命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注重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研发投入预计会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也会通过注重技术研发和收购兼并,不断丰富基于关键场景的关键产品线、实现医疗器械板块的快速发展扩张。
从研发总投入看,鲁股中,海尔智家研发费用居首位,高达80.45亿元,并实现近8%的增长。此外,潍柴动力、歌尔股份、万华化学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万华化学研发费用28.79亿元,同比增长17.80%,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现金流充裕、盈利稳定,研发费用近三年来每年都维持在20亿元以上。国盛证券的研报认为,公司在研项目主要围绕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在新兴领域做前瞻布局,以研发创新为原动力,持续高强度资本开支驱动公司未来高成长,并预测公司新材料业务将在未来2-3年逐步进入收获期,盈利能力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另外,如果按照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进行分析,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创板、创业板鲁股排名靠前。其中,荣昌生物(688331.SH)居首位,其前三季度研发费用8.58亿元,已超过其7.69亿元的营收。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新药研发管线增加、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导致临床试验费、材料费等费用增加,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工资水平增加。据悉,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身免疫、肿瘤科商业化团队规模均已达到600人。此外,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适应症不断拓展,并且多项相关临床研究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