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枣庄高新区一家锂电企业的生产车间。 |
枣庄瞄准到2026年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持续优化存量、拓展增量、激活变量,加快建设全省首位、全国领先的锂电产业集聚区
◆导报记者 张庆海
办好一次展会、繁荣一个产业。9月16日,由中国国际商会指导,省贸促会、省能源局和市政府主办的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在枣庄会展中心开幕,600余位国内外锂电领域专家学者、精英翘楚相聚枣庄,共商锂电产业发展大计,共谋绿色低碳美好未来。
龙头企业集聚成势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共同签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枣庄市人民政府“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培育命名合作协议》;中国国际商会与枣庄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了欣旺达储能PACK及锂电池回收等28个项目,累计签约额708.2亿元。
2023年上半年,枣庄市新签约、新开工投资亿元及以上新能源及锂电项目分别为41个、27个,总投资148亿元的年产12GW光伏电池片及3GWh储能产品光伏零碳产业园、总投资55亿元的10万吨磷酸铁锂双碳正极材料等大项目实现签约,吉利控股集团电池总成、总投资50.6亿元的欣旺达零碳新城清洁能源等500强企业项目开工建设,龙头企业集聚成势,产业发展提速升级。
枣庄基础扎实、底蕴厚重,是一座言之有“锂”的工业城市。目前全市锂电企业已发展到117家、产品种类达300余个,形成了正极材料15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13万吨、隔膜16亿平方米、电芯27.6GWh、拆解0.4万吨的完备产能。锂电作为枣庄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按照“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以枣庄高新区为核心基地,滕州、薛城、台儿庄为配套产业区,市中、峄城、山亭为协调发展区的“1+3+3”锂电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实现“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让锂电生产制造在枣庄足不出境就能完成“一站式配套”。
枣庄机遇叠加、前景广阔,是一方成就“锂”想的投资热土。枣庄地理位置优越,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通达四方,能够为锂电企业货物流转、通关出海提供便捷通道。境内坐落着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经开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出3.1万亩建设用地可供使用,已建成标准化厂房近1000万平方米,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组建锂电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每年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2.5万名,能够全方位满足锂电企业用地、融资和人才需求,要素供给充足。
打造全省首位
锂电产业集聚区
枣庄借势扬帆、蓄力远航,是一片志在千“锂”的创富蓝海。今年以来,枣庄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瞄准到2026年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持续优化存量、拓展增量、激活变量,加快建设全省首位、全国领先的锂电产业集聚区。以科技创新塑造竞争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高标准建设山东省唯一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形成覆盖锂电技术研发、中试应用、检验检测的完整“创新矩阵”。
枣庄以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把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促进枣庄锂电跨越发展的“头号工程”,鼓励吉利、欣旺达、中材锂膜等头部企业示范引领、聚链成群,支持丰元锂能、泰和科技、天科新能源等本土企业对标登高、滚动发展,2021年以来全市引进实施亿元以上锂电项目79个,投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枣庄市以营销变革打开市场空间,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深化与日本松下、韩国LG、亿恩科等国际锂电企业的战略合作,规划建设锂创港、龙工场、未来易购等跨境电商园区,指导精工电子成功申获山东省首张锂电池产品碳足迹证书。
◆导报记者 张庆海
办好一次展会、繁荣一个产业。9月16日,由中国国际商会指导,省贸促会、省能源局和市政府主办的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在枣庄会展中心开幕,600余位国内外锂电领域专家学者、精英翘楚相聚枣庄,共商锂电产业发展大计,共谋绿色低碳美好未来。
龙头企业集聚成势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共同签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枣庄市人民政府“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培育命名合作协议》;中国国际商会与枣庄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了欣旺达储能PACK及锂电池回收等28个项目,累计签约额708.2亿元。
2023年上半年,枣庄市新签约、新开工投资亿元及以上新能源及锂电项目分别为41个、27个,总投资148亿元的年产12GW光伏电池片及3GWh储能产品光伏零碳产业园、总投资55亿元的10万吨磷酸铁锂双碳正极材料等大项目实现签约,吉利控股集团电池总成、总投资50.6亿元的欣旺达零碳新城清洁能源等500强企业项目开工建设,龙头企业集聚成势,产业发展提速升级。
枣庄基础扎实、底蕴厚重,是一座言之有“锂”的工业城市。目前全市锂电企业已发展到117家、产品种类达300余个,形成了正极材料15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13万吨、隔膜16亿平方米、电芯27.6GWh、拆解0.4万吨的完备产能。锂电作为枣庄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按照“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以枣庄高新区为核心基地,滕州、薛城、台儿庄为配套产业区,市中、峄城、山亭为协调发展区的“1+3+3”锂电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实现“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让锂电生产制造在枣庄足不出境就能完成“一站式配套”。
枣庄机遇叠加、前景广阔,是一方成就“锂”想的投资热土。枣庄地理位置优越,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通达四方,能够为锂电企业货物流转、通关出海提供便捷通道。境内坐落着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经开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出3.1万亩建设用地可供使用,已建成标准化厂房近1000万平方米,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组建锂电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每年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2.5万名,能够全方位满足锂电企业用地、融资和人才需求,要素供给充足。
打造全省首位
锂电产业集聚区
枣庄借势扬帆、蓄力远航,是一片志在千“锂”的创富蓝海。今年以来,枣庄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瞄准到2026年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持续优化存量、拓展增量、激活变量,加快建设全省首位、全国领先的锂电产业集聚区。以科技创新塑造竞争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高标准建设山东省唯一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形成覆盖锂电技术研发、中试应用、检验检测的完整“创新矩阵”。
枣庄以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把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促进枣庄锂电跨越发展的“头号工程”,鼓励吉利、欣旺达、中材锂膜等头部企业示范引领、聚链成群,支持丰元锂能、泰和科技、天科新能源等本土企业对标登高、滚动发展,2021年以来全市引进实施亿元以上锂电项目79个,投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枣庄市以营销变革打开市场空间,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深化与日本松下、韩国LG、亿恩科等国际锂电企业的战略合作,规划建设锂创港、龙工场、未来易购等跨境电商园区,指导精工电子成功申获山东省首张锂电池产品碳足迹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