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市场

2023-09-18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上接1版
  “‘抱着它好像在抱真正的熊猫’,这是我们听到最多的评价和反馈。我们的熊猫产品优选澳洲进口皮源,医用级硅凝胶搭配不同配比的天然乳胶颗粒和环保PP颗粒,在玩偶内各部位做不同比重的精细化填充,再通过齐鲁大地传承百年的裘皮手工非遗工艺将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9月15日,在文旅博览会现场,菏泽大路文创创意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史胜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大熊猫玩偶形态逼真,受到消费者追捧。“做出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并非易事,我们经过走访大熊猫饲养机构,查阅大量书籍,多方搜集网红大熊猫的视频和图片,结合它们的身长、体重等信息,进行了新品研发;还结合现代化的3D建模、3D打印手段,不断改变工艺和材料,从而使玩偶更加接近真实熊猫的状态。”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创下了2000万的销售额。”史胜强介绍,公司旗下“熊猫工厂”品牌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央视网熊猫频道正开展深度合作,在文创IP新品开发和大熊猫文化传播上进行更多尝试。
  作为文旅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好客山东·好品山东”一城一品推介会将邀请十六市聚集济南,开启一场濡染齐风鲁韵、共赏美好文创的文化旅程。青岛啤酒系列文创产品、东营城市卡通吉祥物系列文创、烟台“八仙归来”系列城市礼品、潍坊虎行天下“瓷叫虎”、济宁儒家文创系列产品、菏泽曹县汉服……这些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创产品,均与山东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浓缩了齐鲁文化的精华、日新月异的变化、独具一格的创新。
  贾轶认为,山东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不断集聚,成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强力引擎,实现文化、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走好齐鲁文旅经济特色路

  “‘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了。从大国重器到衣食住行,从‘山东手造’到消费终端,好地与好物一起发力,文旅与经济共同发展,好客山东用真实写照和有力注解讲述着山东好故事,传播着山东好形象。”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少华介绍,2023年上半年,山东接待游客3.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60.7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7.3%和87.7%。
  近日,山东频频推出发展文旅产业的新举措,“金九银十”文旅市场的热度持续增加。创新打造文旅新场景,以文化为核,赋能旅行线路,山东多个文旅项目带给游客全新的出行体验。根据山东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山东将率先实现文旅行业由全面提振复苏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到2027年,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到2035年,高水平建成文化旅游强省和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山东省启明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子田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标国际旅游目的地,山东应秉持“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理念,把人文底蕴当做文旅经济的底气,尤其是在文旅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期,下好“先手棋”,将“好家底”变成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