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市场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与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郑娅娇

2023-08-11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满足生活水平条件下,人们通过理财产品提升资产效益。由于需求旺盛,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张,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往理财业务监管不统一,造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对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2018年监管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细则(简称资管新规)等,目的在于建立统一投资产品及管理业务标准,监督各银行对理财业务的全面展开,促进投资理财产品业务全面健康平稳发展;其核心是打破商业银行刚性资金兑付,实现全净值化运营管理。
  关键词: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业务;理财产品;发展对策
  引言
  随着国家对金融行业不断加强管理,金融部门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受到监管的影响,对理财业务规模不再盲目扩张,出现了放缓。由于受到监管的影响,理财业务重心转变为发展模式的转型。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未真正完成净值化转型
  虽然银行间理财投资产品去净值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投资理财产品的估值是超过“伪净值”标准的,或者其估值定价方法使用有错误,或者净值披露等方式并不合规。部分银行目前的传统估值参考方法的描述依据较为抽象模糊,或单纯将当前业绩与比较的基准利率视同当年预期收益率,或过度使用了绝对的数值、区间数值等作为比较业绩基准,或以虚高的业绩与比较估值基准误导一般消费者。部分银行当前仍然主要使用摊余成本法模型进行股票估值,而远非使用股票公允价值。
  (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面临挑战
  理财子公司大规模承接母行的存量产品和资产,在资产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弊端,首先面临的问题在于难以完全实现与母行风险隔离。根据监管制度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应独立经营,与母行实现风险隔离。但由于理财子公司本身就是作为母行存量理财业务整改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产生的,不管是在风险文化、经营理念、管理人员、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和母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完全实现全新市场化运作。光大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资管市场2020》显示,目前三分之二的理财子公司做到了项目风险决策的全部授权,另外三分之一的理财子公司对于超出授权的项目,需要上报审批,尚未完全或自主地建立相应的、较为独立而完整清晰的外部财务风险的内控或审批流程管控制度体系。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提升发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合规性
  一方面,要坚持“资管新规”治理金融乱象、规范健康发展的初心和底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坚决整改资金池、资金流入房地产等违规问题。同时,严格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发行销售理财产品,不断完善理财产品风险管理制度,在研发、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开展对成本、定价、收益、风险等要素的评估测算,实现破旧立新、稳妥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观念,使其逐步接受净值型产品,打破“刚兑”理念,建立资产配置理念、长期投资理念,提高投资者的辨识力。
  (二)进一步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抓紧结合行业实际问题,尽快着手科学完善制定个人理财类产品会计业务核算规则流程与具体资产估值控制审核指引办法,实行统一评估定价的标准,明确产品合理负债估值业务管理相关流程制度体系及内部审核指引规则,避免因此造成全国各区域中小微型商业银行资产整体估值管理业务标准的不统一或规范性差等。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对银行理财投资基金产品管理机构的客户基本资料信息定期集中披露与审核披露制度,明确各理财公司产品净值变动公开及披露监管方面的内容、频率、渠道以及限制条款等,使得相关产品净值动态及资产波动、变化情况能够得到完全监控和公开透明。
  结论
  银行理财业务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何进行转型是银行应该思考的,应在资管新规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