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魅力德州

禹城发展龙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家922家养殖户有了智慧“身份证”

数字赋能让畜牧产业“牛”起来

2023-07-07 作者: 谢卫振 王萌 来源: 经济导报
  视界牧业使用德国GEA的80位重型转盘式挤奶机,每小时可挤540头,日产奶量实现190吨。
  禹城市数字赋能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龙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家,打造以东君乳业为龙头的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为一体的“种养加”全产业链
  ◆导报记者 谢卫振 通讯员 王萌

  走进视界牧业万头奶牛养殖牧场,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听着音乐。随着科技化奶牛养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被应用到养殖中,每一头奶牛的“心思”“情绪”都被“大数据”掌控,让它们在“愉悦而健康的氛围”中生产出优质的牛奶。
数字赋能奶牛产业
转型升级

  “牧场建设由国内顶尖牧场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生产鲜奶的质量达到欧盟标准,成为美国通用磨坊、光明乳业、君乐宝等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的供应商。挤奶设备使用德国GEA的80位重型转盘式挤奶机,2*16并列式挤奶机,采用可变速的电力驱动,平稳、高效、安全、可靠,自动化管理,可连续24小时作业。挤奶机旋转一圈约8.5分钟,每小时可挤540头,年平均日产奶量实现190吨,大幅提高了奶牛‘福利’,牛更健康,奶更优质。”牧场负责人高立国说。
  在视界牧业每一头奶牛都有耳标,“电子耳标”作为所属牛只的“身份证”,通过SCR职能项圈识别技术追踪检测每一头奶牛的健康、繁育、呼吸频率、反刍次数等情况。“我们采用第一牧云精准智能配料、监控系统,让每一头奶牛吃得更好、营养更全面,智能化管理大大延长奶牛寿命、减少淘汰、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综合效益可观。”高立国说。
  数字赋能奶牛产业转型升级,让奶牛产业链“牛”起来。立足延链升链强链,多元化深加工空间广阔。禹城市在奶牛养殖业基础上,深谋企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发展龙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家,打造以东君乳业为龙头的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为一体的“种养加”全产业链,实现了“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法国贝勒集团和东君乳业合作投资10亿元的年产10万吨干酪及高端乳制品项目,打造“芝士坊”全国奶酪第一品牌,以此带动禹城争创“全国第一奶牛县”。东君乳业以牧场原奶为奶源的高端低温鲜牛奶、酸牛奶为主的系列产品,以订奶入户的方式,拥有客户源5万户,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市场,德州和聊城成为重点市场”的低温奶市场目标格局。
新技术驱动
畜牧业数字化

  数字赋能让牛产业更牛,这只是禹城市智慧牧场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智慧牧场还有永和禽业。“我们4个养殖基地总投资7000万元,引进了智慧化、信息化养殖设备,鸡舍采用智能数字化自动养殖管理、数字化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上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控温,鸡舍数据通过终端上传至电脑终端,实现足不出屋监控鸡舍动态,5万只产蛋鸡只需一名饲养员管理,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养殖场总经理安天卫如是说。
  发展数字经济,丰富信息化发展新业态。禹城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电商,支持鼓励畜牧业企业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模式。目前,禹城市视界牧业牛奶、君君乳酪、“伊盛清真”牛肉、“天地龙”驴肉、“乐赛肥羊”羊肉、“永和肉鸡”等10多家优质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趟出了养殖场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新路子。
  加强赋码建设,实现信息化服务新突破。紧抓山东省智慧畜牧业示范县创建机遇,开展“养殖场户赋码模块”专题培训,将养殖场户身份证号、畜种、存栏、坐标等信息细化完善,并与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畜禽养殖代码、无害化编码进行关联操作,同时实行实时更新、不定期调度制度,确保系统内二级赋码率在90%以上。目前全市922家养殖场户全部完成二级赋码工作,配齐了智慧“身份证”,实现了养殖档案电子化、动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