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分子筛制氧生产线开始试生产的同时,齐鲁华信的制氢生产线也在规划当中。图为齐鲁华信厂区。 |
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教育,发现北交所上市公司价值,日前,山东省非上市公众公司协会联合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等赴淄博、潍坊、日照三地继续开展“走进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活动,对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路斯宠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座谈。调研过程中,这几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断被发掘,而资本市场也将更多关注山东的“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发现这3家企业的投资价值。
◆导报记者 杜杨 淄博报道
作为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的改制企业,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华信,830832.BJ)在创立之初,就植根于石油化工行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自2021年11月5日平移登陆北交所以来,齐鲁华信坚持创新引领,立足于原有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过石油化工催化分子筛、新型分子筛、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及MTO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逐步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立足分子筛,创新驱动
初春的淄博乍暖还寒,但齐鲁华信厂区内的一处工地却热火朝天。3月14日,当经济导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发现催化新材料工程技术探究中心的主体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研发设备安装;外部的地面也已硬化,预计将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据公司董事长明曰信介绍,该研发中心连同地下的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地上部分分为北楼和东楼,共计7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建筑西面还预留了室外设备安装空间。
目前,齐鲁华信的研发队伍共有80余人;在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还将与高校、外部科研机构等合作,招才引智。
齐鲁华信成立于2004年3月30日,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改制而来,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环保催化新材料和煤化工催化新材料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公司深入分子筛的研产销,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分子筛领域技术难度高,设备投入大,具有较高准入门槛。据公司财报,齐鲁华信的研发经费占营收比常年稳定在4%左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从全球主要生产商2018年分子筛产能来看,齐鲁华信位列第九名,占全球产能比例2.34%,在国内民营分子筛企业中跻身头部阵营。
“缺少研发,产品将不能推陈出新,也将很快被淘汰。所以未来,我们打算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明曰信表示。
截至目前,齐鲁华信已经掌握了分子筛水热法合成技术、无模板剂水热晶化技术、模板剂水热晶化技术、分子筛过滤交换技术、分子筛焙烧技术、分子筛母液回收技术等一整套分子筛生产技术,拥有59项专利权和9项商标权,部分技术达到国内及行业领先水平。
而后,立足分子筛领域的技术积累,齐鲁华信又通过创新驶入了新赛道。
“两条腿”走路,安全换道
随着山东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市场对于工业用氧的需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市场对医疗用氧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对制氧机的需求很大;在家用方面,越来越多老人的安睡也离不开吸氧。”明曰信表示。
正因如此,齐鲁华信看好制氧、制氢吸附剂新材料,部分原因是看好在国内的医用及工业化应用前景,并准备从这条新赛道一展身手。
值得注意的是,齐鲁华信采用的制氧方法是分子筛制氧法,而分子筛也齐鲁华信在立足石油化工时期就秉承的传统优势领域。
据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制氧方法,分子筛制氧具有氧气浓度高、有害物质含量低、制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涵盖从医用到工业用氧的多种应用场景。
实际上,齐鲁华信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多次安全转换赛道。根据相关财报,2017年和2018年,齐鲁华信来自国外收入分别增长385%、297%,规模分别达到4910万元、1.95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也从13%提升到30%以上;即便是在海运费飙升、出口发货困难、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的2021年,齐鲁华信国外收入仍实现了51%的增速,规模达到2.26亿元,创历史最高,占营收比重近四成。
此外,公司也意识到国际形势对经营的影响,所以一方面继续与国际知名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稳住外贸基本盘;另一方面早早布局国内市场,建设国内市场紧缺的产品生产线。
而这条生产线,就是上文提到的制氧生产线。
绿色发展,布局未来
氢能是一种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山东则是全国首个从省级层面“布局”氢能产业发展的省份。
在分子筛制氧生产线开始试生产的同时,齐鲁华信的制氢生产线也在规划当中。“目前主流的制氢工艺,需要大量的锂,价格昂贵、市场波动大;而我们研发的工艺是钠离子制氢,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明曰信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样也是齐鲁华信一大特色。
早在2007年,齐鲁华信投资设立子公司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利用分子筛在空气净化、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开始布局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等环保催化新材料相关产品的研产销。
到了2019年,投资6379.18万元建成的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项目。
在生产环节,齐鲁华信也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厂区时,发现一条马路之隔就是居民区。“目前厂区这边几乎没有污染排放,完全融入了周围居住环境;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年产1000吨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和年产3000吨吸附剂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放到了位于高青县的省级化工产业园区。”明曰信表示,“目前,该项目被认定为2023年度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教育,发现北交所上市公司价值,日前,山东省非上市公众公司协会联合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等赴淄博、潍坊、日照三地继续开展“走进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活动,对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路斯宠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座谈。调研过程中,这几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断被发掘,而资本市场也将更多关注山东的“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发现这3家企业的投资价值。
◆导报记者 杜杨 淄博报道
作为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的改制企业,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华信,830832.BJ)在创立之初,就植根于石油化工行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自2021年11月5日平移登陆北交所以来,齐鲁华信坚持创新引领,立足于原有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过石油化工催化分子筛、新型分子筛、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及MTO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逐步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立足分子筛,创新驱动
初春的淄博乍暖还寒,但齐鲁华信厂区内的一处工地却热火朝天。3月14日,当经济导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发现催化新材料工程技术探究中心的主体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研发设备安装;外部的地面也已硬化,预计将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据公司董事长明曰信介绍,该研发中心连同地下的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地上部分分为北楼和东楼,共计7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建筑西面还预留了室外设备安装空间。
目前,齐鲁华信的研发队伍共有80余人;在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还将与高校、外部科研机构等合作,招才引智。
齐鲁华信成立于2004年3月30日,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改制而来,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环保催化新材料和煤化工催化新材料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公司深入分子筛的研产销,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分子筛领域技术难度高,设备投入大,具有较高准入门槛。据公司财报,齐鲁华信的研发经费占营收比常年稳定在4%左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从全球主要生产商2018年分子筛产能来看,齐鲁华信位列第九名,占全球产能比例2.34%,在国内民营分子筛企业中跻身头部阵营。
“缺少研发,产品将不能推陈出新,也将很快被淘汰。所以未来,我们打算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明曰信表示。
截至目前,齐鲁华信已经掌握了分子筛水热法合成技术、无模板剂水热晶化技术、模板剂水热晶化技术、分子筛过滤交换技术、分子筛焙烧技术、分子筛母液回收技术等一整套分子筛生产技术,拥有59项专利权和9项商标权,部分技术达到国内及行业领先水平。
而后,立足分子筛领域的技术积累,齐鲁华信又通过创新驶入了新赛道。
“两条腿”走路,安全换道
随着山东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市场对于工业用氧的需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市场对医疗用氧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对制氧机的需求很大;在家用方面,越来越多老人的安睡也离不开吸氧。”明曰信表示。
正因如此,齐鲁华信看好制氧、制氢吸附剂新材料,部分原因是看好在国内的医用及工业化应用前景,并准备从这条新赛道一展身手。
值得注意的是,齐鲁华信采用的制氧方法是分子筛制氧法,而分子筛也齐鲁华信在立足石油化工时期就秉承的传统优势领域。
据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制氧方法,分子筛制氧具有氧气浓度高、有害物质含量低、制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涵盖从医用到工业用氧的多种应用场景。
实际上,齐鲁华信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多次安全转换赛道。根据相关财报,2017年和2018年,齐鲁华信来自国外收入分别增长385%、297%,规模分别达到4910万元、1.95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也从13%提升到30%以上;即便是在海运费飙升、出口发货困难、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的2021年,齐鲁华信国外收入仍实现了51%的增速,规模达到2.26亿元,创历史最高,占营收比重近四成。
此外,公司也意识到国际形势对经营的影响,所以一方面继续与国际知名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稳住外贸基本盘;另一方面早早布局国内市场,建设国内市场紧缺的产品生产线。
而这条生产线,就是上文提到的制氧生产线。
绿色发展,布局未来
氢能是一种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山东则是全国首个从省级层面“布局”氢能产业发展的省份。
在分子筛制氧生产线开始试生产的同时,齐鲁华信的制氢生产线也在规划当中。“目前主流的制氢工艺,需要大量的锂,价格昂贵、市场波动大;而我们研发的工艺是钠离子制氢,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明曰信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样也是齐鲁华信一大特色。
早在2007年,齐鲁华信投资设立子公司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利用分子筛在空气净化、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开始布局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等环保催化新材料相关产品的研产销。
到了2019年,投资6379.18万元建成的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项目。
在生产环节,齐鲁华信也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厂区时,发现一条马路之隔就是居民区。“目前厂区这边几乎没有污染排放,完全融入了周围居住环境;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年产1000吨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和年产3000吨吸附剂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放到了位于高青县的省级化工产业园区。”明曰信表示,“目前,该项目被认定为2023年度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