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专题

“黏住”济南都市圈 建设“人才飞地”

2022-09-23 作者: 范玉波 来源: 经济导报
  观察山东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邹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样本。
  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县域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吸纳了较多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同时,有力地支撑了山东工业化进程,曾树立了不少全国发展的标杆,长时期是山东城镇化发展和内需驱动发展的主角。受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能耗天花板”“环保天花板”“土地天花板”等多重制约,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以“盛产”企业家闻名的邹平,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邹平传统制造业发达,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放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上。该市着眼存量、优化增量,加快节能环保改造,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尽快“转旧成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扩容增新”。以铝业轻量化、纺织智能化等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以生动实践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路径。
  制造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补齐的短板。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工业互联网仍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全方位深度融合,激发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县域经济新的增长驱动力将大部分源自其所在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从以往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县域经济转变为都市圈的功能区经济,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邹平的发展必须和济南都市圈紧密联系在一起,合理地进行区域分工、联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并不只是一味要壮大规模,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在加强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的同时找准定位,顺应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才是关键所在。
  邹平具有产业制造的天然基因,既有的产业配套基础较好,可以更好地吸引一些先进制造业落地,培育自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县域经济也存在较难吸引到高端研发人才的现实困难,甚至既有的研发中心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县域有实力的企业将知识密集型的环节布局到中心城市,建设“人才飞地”,并以此为纽带集聚各类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区域发展协作分工中彰显自身优势,实现人才发展在都市、科技研发在飞地、成果转化制造在邹平的良性发展格局。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范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