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产经

山东力推四大省级新区

鲁西新区“上线” “突破菏泽”升级

2022-09-19 作者: 孙罗南 来源: 经济导报
  鲁西新区的建设,要比简单的项目对接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更聚焦也更全面,包含的内容会更丰富
  ◆导报记者 孙罗南 济南报道       

  9月初,菏泽鲁西新区的正式揭牌,将其推至聚光灯下,也是这一省级新区“升格”后的又一大动作,新区的建设全面铺开。鲁西新区是山东正力推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
  山东省发改委提供给经济导报记者的信息显示,山东坚持示范带动,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谋划设立省级新区,依托现有高能级平台,规划设立烟台黄渤海新区、临沂沂河新区、德州天衢新区、菏泽鲁西新区。印发实施4个省级新区发展规划,出台25条高含金量政策支持省级新区发展,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从山东的版图看,这四个省级新区显然不是简单的“落子”,四大“桥头堡”的意味跃然而出——黄渤海新区面向东北亚、沂河新区对接长三角、天衢新区对接京津冀、鲁西新区对接中原城市群。
  四个省级新区的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山东的这一系列动作也不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中,许多省份在提升大城市首位度的同时,也在尝试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寻求省域内的均衡发展。目前,已经有10余个省份明确建设副中心城市,且发展多个副中心成为不少省份的选择。
  事实上,山东也在行动。向来以发展均衡著称的山东,除了打造济南、青岛两个大都市之外,也在发展“第二梯队”的城市,而四个省级新区的建设,也可以看作是发展“第二梯队”的一种体现。更大胆地设想一下,“第二梯队”未来有没有可能发展为“省域副中心”?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区域平衡政策的升级版
  近期,菏泽鲁西新区的第一张核酸检测贴纸,引来了一众晒图。
  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拿到的核酸检测贴纸,感慨“见证了菏泽的历史变革”,同时对新“上线”的鲁西新区又忍不住问道:“这对老百姓有啥影响吗?”“这象征着什么?”……
  “鲁西新区的建设,是鲁西崛起、突破菏泽的升级版,也是区域平衡政策的升级版。”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2日,规划面积497.48平方公里的菏泽鲁西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菏泽市委主要负责人称,鲁西新区是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的最大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菏泽前些年一直属于我们发展中要着力突破的地区,鲁西崛起,突破菏泽,是这些年山东省东西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董彦岭说,“鲁西崛起是经验积累、条件逐步聚集的过程,最开始是东部以项目等形式帮扶西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为交通等基础条件相对不具备,也限制了项目的具体成效;第二步就是针对西部区域,尤其是菏泽,做了一些基础设施的改善,通高速、通高铁、建机场等。”
  “鲁西新区的建设,要比简单的项目对接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更聚焦也更全面,包含的内容会更丰富,创新空间相对也比较大。”董彦岭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尤其是菏泽,最重要的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不足的问题,一个农业区域毕竟发展还是受限制的。”董彦岭说,“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工业不发达,相对来说这个区域的崛起就很成问题,因为现在的经济大都是城市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
  董彦岭表示,“省级新区的建设对未来承载产业人口,提升鲁西地区的竞争优势,会发挥不小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鲁西新区的主导产业体系已在加快构建——今年上半年,以步长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已达到175.8亿元。
  “这两年菏泽的发展是有亮眼之处的,一些指标甚至走到了全省前列,位次也在前移。这既有平衡发展战略所发挥的作用、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内循环战略对整体内陆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董彦岭表示。
  从数据直观来看,在2021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3976.7亿元,较2018年提升5个位次,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3%,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山东的四大“桥头堡”
  在省内发展多个副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均衡发展是有益的。这些副中心往往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并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和带动力。
  作为经济强省的山东,本身强市林立,济南、青岛是经济发展的“双子星”,两大中心城市可谓“双核驱动”。
  除了济青两强之外,山东是否也需要一些“副中心”?实际上近年来,在省域副中心话题兴起之时,对此就有些议论。“谁能成为山东的副中心?”这样的疑问也自然浮现。
  “副中心往往是能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基础和条件在省内也有一定优势的城市。”有学者对经济导报记者举例说,“就像鲁南经济圈的临沂,发展得比较好,也是山东‘南大门’。”
  如果跳出对“副中心”的讨论,换个思路,“省域副中心城市”也仅仅是一个称号,其背后的深层用意仍是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这同时也更需要具体措施的落地。
  从这一角度看,山东在烟台、临沂、德州、菏泽建设省级新区,同样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一大行动,也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所在。
  “在山东的省级新区分布上,加重了西部地区的分量,如果从经济圈的角度讲,烟台属于胶东经济圈,德州属于省会经济圈,临沂和菏泽属于鲁南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布局增加了一个,也是考虑到未来区域平衡发展的需要,把政策给西部地区倾斜一下。”董彦岭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再把聚光灯对准这四大省级新区,每一个新区都有自己的明确定位。
  烟台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面向东北亚的桥头堡。临沂沂河新区打造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桥头堡、鲁南跨越发展示范引领区、产城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
  德州天衢新区聚焦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菏泽鲁西新区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鲁西崛起战略引擎。
  今年是四大省级新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山东已经在加速推动新区破题起势。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山东四个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8.1亿元,增长4.0%,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高于全省11.8个百分点,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省级新区在一些体制机制上是允许创新的,根据发展需求可以争取一些政策,比如在土地等关键要素方面,可能会有些倾斜的政策。”董彦岭强调说,“当然,在省级新区建设过程中,还要勇于创新,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