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市场 公益

龙头企业争相布局

山东多城市竞跑锂电赛道

2022-08-08 作者: 孙罗南 来源: 经济导报
  枣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图为该市高新区一家公司的锂电池生产车间。
  枣庄、济宁、济南等市的锂电产业正“多点开花”,与头部企业合作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导报记者 孙罗南 济南报道         

  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头部企业频频涉足山东,也“搅动”着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区域格局。在炙手可热的锂电赛道上,已经开跑的山东城市包括枣庄、济宁、济南等。
  日前,枣庄在北京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为即将于9月举行的2022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进行“预热”,枣庄致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的决心显而易见。近期,宁德时代的到来,可以说让济宁在锂电领域“一战成名”。济南的“底气”则来自比亚迪,比亚迪已在济南布局了两大工业园区,一个专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另一个主要负责整车的制造。
  龙头企业的到来,也有利于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在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陈华看来,“通过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第一有利于降低成本,第二有利于人才的集聚。产业的发展,就是通过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把产业链拉长,把价值链提升。这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内生动力。”
枣庄——欣旺达
  枣庄的锂电产业正“多点开花”,其中,与头部企业合作,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这就不得不提到欣旺达在枣庄的投资。枣庄的上述锂电产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提到,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储能)电池及投资50亿元的吉利欣旺达混合动力电池项目年底即将建成投产。
  在锂电池领域,尽管宁德时代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像欣旺达这样的“后起之秀”已经逐渐崛起。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欣旺达位居第七位。欣旺达的官网显示,该公司目前已建立了深圳宝安、深圳光明、惠州博罗、江苏南京、浙江兰溪、山东枣庄、江西南昌、湖南宁乡(拟建)、广东珠海(拟建)、四川什邡(拟建)等11个生产基地。
  2021年,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地山东枣庄——去年12月,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与枣庄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拟投资200亿元,在枣庄高新区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建设“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枣庄项目”。今年1月,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在枣庄高新区正式奠基,由欣旺达集团与吉利集团、浙江吉润共同投资的该项目去年7月正式成立。
  “枣庄的锂电产业萌芽比较早,当时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时候,就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型方向,在锂电方向,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引入了一些产业。”山东一位熟悉锂电行业的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枣庄锂电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从锂电池产业链来看,枣庄在中游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解液、电芯,再到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
  在枣庄大力构建的“6+3”现代产业体系中,尤其突出锂电产业的首位度,并锁定了全市锂电产业产值2023年实现300亿元、2025年实现800亿元、2030年实现1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济宁——宁德时代
  济宁的锂电产业最近“出镜率”也挺高。获得宁德时代的投资,让济宁成为一匹“黑马”。
  上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在山东济宁投资建设济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40亿元。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该项目主要建设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规划用地面积约2000亩。
  对于龙头企业的引入,当地早已组织专班负责。今年6月,济宁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兖州区推进省级工业强县建设有关情况时,兖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就曾透露,“组织专班围绕宁德时代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本土企业及招商企业梳理,引导本土企业围绕宁德时代上下游所需,提前开展可行性研究,研究设计规划布局。”
  “核心的龙头企业如果能把周边的企业形成一个聚集,那就相当于‘链主’的作用。”上述熟悉锂电行业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电池企业能带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产业,如果能在本地带动上下游企业集中化、集群化发展,那将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济宁此前已经明确了产业集群发展的19条关键产业链。比如,在新能源板块的储能装备领域,就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目前,济宁市储能装备产业链有上下游配套企业32家,形成了以圣阳电源、中北润良等储能电池生产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2021年产业链规模50亿元,储能及动力锂电池年产能约1.5GWh。
  从具体分布看,在储能装备领域,储能电池主要以曲阜市、经开区、微山县为主,电解液材料以金乡县、邹城市、嘉祥县为主,储能变流器以汶上县、金乡县为主,电池正负极材料以高新区、兖州区为主。
济南——比亚迪
  济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因为与比亚迪的“牵手”而受到瞩目。
  今年7月中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再度现身济南,参加济南弗迪电池项目通线活动。去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相继在济南布局了电池、芯片、新能源汽车工业园生产基地。
  2021年8月,济南市政府与比亚迪签署协议,宣布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当月,济南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成立,这一项目位于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项目专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共分两期建设,规划建设16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满产产能30GWh/年。
  2021年12月底,比亚迪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在济南签约。当月,比亚迪又以10.31亿元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拿下2946亩土地,该项目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从电池组装到整车,比亚迪在济南串起了一条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根据《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济南将发展目标定位——到2023年底,集聚3家以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10家左右关键零部件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圈;到2025年底,集聚5家以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具有世界品牌效应的整车企业不低于2家),拥有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能力、制造工艺可达国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