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济南二安主题邮局”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戚晨 摄 |
![]() |
设计师吕纪凯带来的“花丝镶嵌”首饰做工精致。 戚晨 摄 |
山东的文创产品如今已在行业内主动“破圈”。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在博览会国家级平台的推动下,山东文创产业将迎来新契机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9月1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在济南开幕。以“庆祝建党百年、共享盛世文旅”为主题,盛会诚邀17个国家驻国内相关文旅机构、22个省市区、山东省16市26区县组团参展,参展商达2600余家,参展展品50余万件。
在“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手造”传承的古典韵味,到动漫国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摩登,再到城市文旅融合的创新IP,此次文旅博览会营造出了蓬勃的文旅融合生动图景,描绘出了齐鲁大地的“诗与远方”。
“手造”绽放别样魅力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迎来“春天”。在“手造”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受《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工艺热”。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工艺文化,作为传统手工艺大省的山东“一马当先”。在本届文旅博览会上,一场集结传统技艺、行业精品的“手造盛会”就此上演。
“现代首饰仅有几个焊点,而一件‘花丝镶嵌’首饰有着成千上万的焊点,需要手艺人一点点垒砌上去。也就是说,这个老手艺不仅需要艺术修养,还要有十足的耐心。”在济南市历下区百花洲内专门出售花丝镶嵌首饰的甲戌造物古典珠宝首饰设计师吕纪凯,此次也带来了自己的诸多“手造”艺术品。据他介绍,“花丝镶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花丝”与“镶嵌”两种技艺的结合。其中,“花丝”选用贵金属拉制成丝,采用掐、填、攒、焊、堆、垒、编、织等传统技法;镶嵌是将贵金属压成薄片,再将宝石镶嵌进去的技法。吕纪凯介绍说,其中最为精美的“二龙九凤一品诰命冠”耗时半年,获得了“2020山东工美年度精品”奖。
作为“非遗”济南皮影戏的传承人,李娟则重新演绎光与影,让老手艺变身“潮玩”。“我们致力于推动皮影的生活化,团队研发了系列衍生品,以及皮影的DIY制作。比如这款便携式的皮影小舞台套盒,在家里打开就能玩皮影,有灯光,有幕布,把大舞台变成了一个便携式的小舞台,让人在家里就能够感受皮影的乐趣。”李娟说。
传统工艺不能“独美”,更要“出圈”。近年来,工艺的创作和生产逐步转向,不再是单一的仿古产品和礼品,而是开始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
在4号馆D10展位,臻艺女红创始人刘怡在展位现场,一边钩针一边向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了她此次带来的系列展品。“小小的钩针可以织出‘经纬天地’,不同款式的帽子、配饰、十二生肖造型的卡通玩偶,还可以钩织出用于家具装饰软装的系列衍生品。”刘怡介绍,臻艺女红文化艺术沙龙已成为济南市旅游商品示范点,沙龙的钩织女红文化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可以自己学习钩织技术,活学活用。
文化让国潮主动“破圈”
9月16日,走进济南展馆,来到阡陌书店展位,中国首个“二安”主题邮局在这里正式亮相。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济南二安主题邮局”将以线上线下多元互动服务形式,通过发行李清照、辛弃疾系列文化邮品,推广“二安陪你去远行”的主题旅游活动。此外,大明湖水晶冰箱贴、趵突泉黄铜书签、并蒂莲钥匙孔,还有湖光山色琉璃杯、国潮兔子王晴雨伞也在现场被参观者纷纷“种草”。
“文创风、国潮新消费的爆发是必然。在这个日新月异、万物互联的时代,消费者、读者对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过。”阡陌书店创始人郑国栋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一定是有品位、下沉的、沉浸式的、可体验的,国潮是文化的再演绎、再诠释,但其根和魂必定是文化本身。
在济南展馆中,以“荷文化”为主题的荷叶枕、荷叶床垫、荷叶茶桌等系列家居文创产品非常亮眼,其背后的开发企业为山东清荷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殷广山介绍,十多年前,他们就一直在做家居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后来依托“荷文化”,自主设计开发出了多款轻工商品。“荷叶作为天然的植物叶片,目前对其进行深加工或者精加工的文创产品较少,能够通过创意让荷文化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是我们的初衷。”殷广山表示,“荷”与“和”谐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刻,作为文创产品“再适合不过”。
一款名为“绒豆豆”的毛绒玩具频繁出现在各大卡通卫视的广告中,产品也成为玩具市场的一个“爆款”。“在疫情前,我们顺利地推出“绒豆豆”,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获得了许多小朋友的喜爱,2020年一年就卖出了几百万只,该款产品还获得了2021年中外玩具大奖‘年度市场之星’的称号。”在济南爱动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公司总经理管良超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了旗下系列卡通动漫玩具产品的情况。
据介绍,此次他们带来了全新升级的“绒豆豆”。这款DIY毛绒积木产品,由爱动动漫原创设计,升级了全新的插拔结构,通过插拔的方式,将毛绒植入进去。每一款DIY完成后还有独立的功能。例如,“狮小安”的头会晃;“佩佩羊”拼装完成后,轻轻一摇,会发出羊的叫声,让孩子可以自由搭配、创作。
“山东将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以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核心,通过传统手造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渗透,叠加智能制造、数字赋能,真正将文创产业发展为重要力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的文创产品如今已经在行业内主动“破圈”。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在博览会国家级平台的推动下,山东文创产业将迎来新契机。
高质量IP“润物细无声”
近日,在北京即将开业的环球影城成为年轻人的新流量密码,凝聚着旅游业反弹复兴的希望。“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文旅IP的接受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其中一点便是IP形象的‘软着陆’。换句话说,你好像看不到它,它却又无处不在,无形中已经存在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中。”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认为,发展文旅消费,优质IP是维持其市场生命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
同样是文旅IP,山东的旅游景区、文旅融合项目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本届文旅博览会上,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主办的“鹊华秋色”齐鲁IP创意展,以赵孟頫描绘济南的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作为泉城IP名片,融合“数字+IP+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数字IP融合下的产业发展新生机。经济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鹊华十二时”数字沉浸区通过数字活态画作、融合多种手法,让观众的视角从二维画作进入三维立体感官世界,展现出昼出夜伏、晨耕暮渔的“鹊华一日生活”;并邀请诸城派古琴非遗传承人高培芬与济南青年音乐创作者李健联袂,融合中西音乐,根据画作意境,原创了音乐“鹊华秋色曲”,结合全景式沉浸体验,“古”“今”交融、“虚”“实”结合,形成“五感互动”的独特数字媒体艺术体验。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9月1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在济南开幕。以“庆祝建党百年、共享盛世文旅”为主题,盛会诚邀17个国家驻国内相关文旅机构、22个省市区、山东省16市26区县组团参展,参展商达2600余家,参展展品50余万件。
在“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手造”传承的古典韵味,到动漫国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摩登,再到城市文旅融合的创新IP,此次文旅博览会营造出了蓬勃的文旅融合生动图景,描绘出了齐鲁大地的“诗与远方”。
“手造”绽放别样魅力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迎来“春天”。在“手造”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受《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工艺热”。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工艺文化,作为传统手工艺大省的山东“一马当先”。在本届文旅博览会上,一场集结传统技艺、行业精品的“手造盛会”就此上演。
“现代首饰仅有几个焊点,而一件‘花丝镶嵌’首饰有着成千上万的焊点,需要手艺人一点点垒砌上去。也就是说,这个老手艺不仅需要艺术修养,还要有十足的耐心。”在济南市历下区百花洲内专门出售花丝镶嵌首饰的甲戌造物古典珠宝首饰设计师吕纪凯,此次也带来了自己的诸多“手造”艺术品。据他介绍,“花丝镶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花丝”与“镶嵌”两种技艺的结合。其中,“花丝”选用贵金属拉制成丝,采用掐、填、攒、焊、堆、垒、编、织等传统技法;镶嵌是将贵金属压成薄片,再将宝石镶嵌进去的技法。吕纪凯介绍说,其中最为精美的“二龙九凤一品诰命冠”耗时半年,获得了“2020山东工美年度精品”奖。
作为“非遗”济南皮影戏的传承人,李娟则重新演绎光与影,让老手艺变身“潮玩”。“我们致力于推动皮影的生活化,团队研发了系列衍生品,以及皮影的DIY制作。比如这款便携式的皮影小舞台套盒,在家里打开就能玩皮影,有灯光,有幕布,把大舞台变成了一个便携式的小舞台,让人在家里就能够感受皮影的乐趣。”李娟说。
传统工艺不能“独美”,更要“出圈”。近年来,工艺的创作和生产逐步转向,不再是单一的仿古产品和礼品,而是开始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
在4号馆D10展位,臻艺女红创始人刘怡在展位现场,一边钩针一边向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了她此次带来的系列展品。“小小的钩针可以织出‘经纬天地’,不同款式的帽子、配饰、十二生肖造型的卡通玩偶,还可以钩织出用于家具装饰软装的系列衍生品。”刘怡介绍,臻艺女红文化艺术沙龙已成为济南市旅游商品示范点,沙龙的钩织女红文化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可以自己学习钩织技术,活学活用。
文化让国潮主动“破圈”
9月16日,走进济南展馆,来到阡陌书店展位,中国首个“二安”主题邮局在这里正式亮相。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济南二安主题邮局”将以线上线下多元互动服务形式,通过发行李清照、辛弃疾系列文化邮品,推广“二安陪你去远行”的主题旅游活动。此外,大明湖水晶冰箱贴、趵突泉黄铜书签、并蒂莲钥匙孔,还有湖光山色琉璃杯、国潮兔子王晴雨伞也在现场被参观者纷纷“种草”。
“文创风、国潮新消费的爆发是必然。在这个日新月异、万物互联的时代,消费者、读者对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过。”阡陌书店创始人郑国栋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一定是有品位、下沉的、沉浸式的、可体验的,国潮是文化的再演绎、再诠释,但其根和魂必定是文化本身。
在济南展馆中,以“荷文化”为主题的荷叶枕、荷叶床垫、荷叶茶桌等系列家居文创产品非常亮眼,其背后的开发企业为山东清荷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殷广山介绍,十多年前,他们就一直在做家居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后来依托“荷文化”,自主设计开发出了多款轻工商品。“荷叶作为天然的植物叶片,目前对其进行深加工或者精加工的文创产品较少,能够通过创意让荷文化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是我们的初衷。”殷广山表示,“荷”与“和”谐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刻,作为文创产品“再适合不过”。
一款名为“绒豆豆”的毛绒玩具频繁出现在各大卡通卫视的广告中,产品也成为玩具市场的一个“爆款”。“在疫情前,我们顺利地推出“绒豆豆”,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获得了许多小朋友的喜爱,2020年一年就卖出了几百万只,该款产品还获得了2021年中外玩具大奖‘年度市场之星’的称号。”在济南爱动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公司总经理管良超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了旗下系列卡通动漫玩具产品的情况。
据介绍,此次他们带来了全新升级的“绒豆豆”。这款DIY毛绒积木产品,由爱动动漫原创设计,升级了全新的插拔结构,通过插拔的方式,将毛绒植入进去。每一款DIY完成后还有独立的功能。例如,“狮小安”的头会晃;“佩佩羊”拼装完成后,轻轻一摇,会发出羊的叫声,让孩子可以自由搭配、创作。
“山东将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以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核心,通过传统手造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渗透,叠加智能制造、数字赋能,真正将文创产业发展为重要力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的文创产品如今已经在行业内主动“破圈”。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在博览会国家级平台的推动下,山东文创产业将迎来新契机。
高质量IP“润物细无声”
近日,在北京即将开业的环球影城成为年轻人的新流量密码,凝聚着旅游业反弹复兴的希望。“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文旅IP的接受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其中一点便是IP形象的‘软着陆’。换句话说,你好像看不到它,它却又无处不在,无形中已经存在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中。”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认为,发展文旅消费,优质IP是维持其市场生命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
同样是文旅IP,山东的旅游景区、文旅融合项目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本届文旅博览会上,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主办的“鹊华秋色”齐鲁IP创意展,以赵孟頫描绘济南的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作为泉城IP名片,融合“数字+IP+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数字IP融合下的产业发展新生机。经济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鹊华十二时”数字沉浸区通过数字活态画作、融合多种手法,让观众的视角从二维画作进入三维立体感官世界,展现出昼出夜伏、晨耕暮渔的“鹊华一日生活”;并邀请诸城派古琴非遗传承人高培芬与济南青年音乐创作者李健联袂,融合中西音乐,根据画作意境,原创了音乐“鹊华秋色曲”,结合全景式沉浸体验,“古”“今”交融、“虚”“实”结合,形成“五感互动”的独特数字媒体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