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葡萄酒企业不断拓展经营方式。图为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每年能吸引3万消费者进行体验式消费。 |
山东葡萄酒在业内已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形成很大影响力,其秘诀就是“好葡萄酿好酒”
◆导报记者 戚晨 德州报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被逐步激发,消费需求在总量上会实现进一步提升。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讲,国产葡萄酒的机遇期真的来了。
山东是业内公认的“葡萄酒之都”。用好葡萄酿好葡萄酒,山东葡萄酒企业通过品质说话。7月7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山东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在这里探寻山东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好葡萄才能酿好酒
“我们的葡萄种植基地在德州黄河崖村,原来是黄河滩涂、沙土连天,但是这样的沙土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尤其是当时的烟73号品种。”7月7日,在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的葡萄种植园中,该公司董事长徐义捧起一串串用来酿酒的葡萄说道。这种看上去个头极小、甚至有些酸涩的葡萄品种叫烟73号,恰恰适合葡萄酒酿制。“北方尤其是山东是非常适合种植葡萄的,在这样沙土地上种出来的葡萄才会酿出好酒。”
山东东部是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山地丘陵,西部是平原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葡萄酒的风味不同,作为山东平原地带葡萄酒的代表,奥德曼葡萄酒庄提出了一句口号——要做代表黄河风土的一瓶好葡萄酒。
“山东葡萄酒企要厚积薄发。我们在建厂之初就确定了一个战略愿景——酿顶级酒庄好酒,创百年传世品牌。对于国内葡萄酒品牌和企业来讲,我们需要在保证顶级品质的基础上,创酒庄品牌,让消费者能够说得出,还要叫得响。”从建立奥德曼品牌至今20年,徐义见证了山东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他认为,做葡萄酒企业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和投入,从前期葡萄品种选育、酿酒工艺探索,到后期足够的品牌推广,需要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出来。
奥德曼酒庄2017年拿下了国际葡萄酒最高奖——布鲁塞尔金奖,尤其是徐义多年探索拿出的一款庄主特酿款酒成为代表“黄河风土”的爆款。
“山东葡萄酒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也是传统优势产业。按照在全国的份额来看,山东的葡萄酒企业数量占全国的三成,生产产量占三成,销售收入却可以达到全国的七成。这说明山东葡萄酒的市场价值很高。”7日,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秘书长李保国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从最早的5家会员单位,到如今的近400家生产企业,山东葡萄酒在业内已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形成很大影响力,其秘诀就是“好葡萄酿好酒”。
创新激活全产业链
“葡萄酒市场的波动是正常的,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不接地气’的酒企。”一位从事酒水营销多年的经销商林丽表示,在她代理和销售的葡萄酒品牌中既有进口葡萄酒也有国产葡萄酒,有不少消费者会认为葡萄酒是“阳春白雪”,这样的误解和误区有一定代表性。
“做葡萄酒肯定面临的是营销问题。我们第一个改变是直接取消分销模式,最多只到二级分销,目的是确保酒庄可以把最真实的酒品传达给消费者。缩短营销链条,并不是降低营销成本,而是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第二个改变是采用体验式营销,把消费者邀请到酒庄,实地来体验,普及葡萄酒文化,效果比较明显。第三个改变是‘走出去’,业务人员参与到汽车、房地产各行各业的活动中进行双向普及。把这三点做好,相信葡萄酒的市场不会差。”徐义介绍,以奥德曼为例,每年酒庄能够吸引3万消费者前来体验。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不少葡萄酒企业就非常注重传播和与消费者的互动。比如张裕、高崖仙月、奥德曼等酒企都建立了自己的酒庄,开展文旅项目,在传统营销之外开辟了新路径,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李保国认为,经过疫情、竞争等多重因素的“洗礼”,国产葡萄酒尤其是山东葡萄酒企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在传统基础上,山东酒企积极探索,比如张裕从葡萄品类进行创新,蓬莱葡萄酒推出精品小众游,激活了全产业链。
合力助推产区影响力
近日,宁夏葡萄酒产业批准成立“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下称“综试区”),旨在进一步发挥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稟赋和特有的风土条件,推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产区为代表,国产葡萄酒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风土特色和消费优势。山东如何抓住这个时机,又将怎样引领国产葡萄酒的发展?
“作为葡萄酒同行,我们都注意到了宁夏产区成立‘综试区’的新闻,也为这个事情高兴,这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第一个国家级的产业集群试验区,相信对其他产区而言,会形成鲶鱼效应,应该能够激发起山东产区的正向竞争。”徐义表示,产区之间的竞争也会推动行业进步,山东酒企需要加强自身的基础价值,练好内功,保证产品品质。
近年来,伴随着国潮的崛起,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也迈入快车道。一方面产区建设步伐加快,山东、宁夏、新疆等都出台了相应的产区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注重打造产区的差异化,突出不同产区的风土特色。
山东多家葡萄酒企业及经销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山东葡萄酒品质很好,但需要加强市场的整体宣传,作为葡萄酒的优势产区,更应该“打包”整体推广。
林丽表示,葡萄酒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目前宁夏、河北等省份对葡萄酒产业的重视程度高,当做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扶持,这一点值得山东借鉴。
“除了协会力量之外,我们希望能够联动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构建起产区特色,深度触达行业市场与消费者,这才会形成产区影响力。”李保国表示,从6月份起,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组织了山东葡萄酒的系列媒体行活动,希望通过媒体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山东葡萄酒产区的魅力。下一步还将通过举办国际性葡萄酒盛会、国际酒类比赛等方式,让山东葡萄酒产业继续深挖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让“葡萄酒之都”美名传天下。
◆导报记者 戚晨 德州报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被逐步激发,消费需求在总量上会实现进一步提升。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讲,国产葡萄酒的机遇期真的来了。
山东是业内公认的“葡萄酒之都”。用好葡萄酿好葡萄酒,山东葡萄酒企业通过品质说话。7月7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山东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在这里探寻山东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好葡萄才能酿好酒
“我们的葡萄种植基地在德州黄河崖村,原来是黄河滩涂、沙土连天,但是这样的沙土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尤其是当时的烟73号品种。”7月7日,在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的葡萄种植园中,该公司董事长徐义捧起一串串用来酿酒的葡萄说道。这种看上去个头极小、甚至有些酸涩的葡萄品种叫烟73号,恰恰适合葡萄酒酿制。“北方尤其是山东是非常适合种植葡萄的,在这样沙土地上种出来的葡萄才会酿出好酒。”
山东东部是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山地丘陵,西部是平原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葡萄酒的风味不同,作为山东平原地带葡萄酒的代表,奥德曼葡萄酒庄提出了一句口号——要做代表黄河风土的一瓶好葡萄酒。
“山东葡萄酒企要厚积薄发。我们在建厂之初就确定了一个战略愿景——酿顶级酒庄好酒,创百年传世品牌。对于国内葡萄酒品牌和企业来讲,我们需要在保证顶级品质的基础上,创酒庄品牌,让消费者能够说得出,还要叫得响。”从建立奥德曼品牌至今20年,徐义见证了山东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他认为,做葡萄酒企业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和投入,从前期葡萄品种选育、酿酒工艺探索,到后期足够的品牌推广,需要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出来。
奥德曼酒庄2017年拿下了国际葡萄酒最高奖——布鲁塞尔金奖,尤其是徐义多年探索拿出的一款庄主特酿款酒成为代表“黄河风土”的爆款。
“山东葡萄酒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也是传统优势产业。按照在全国的份额来看,山东的葡萄酒企业数量占全国的三成,生产产量占三成,销售收入却可以达到全国的七成。这说明山东葡萄酒的市场价值很高。”7日,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秘书长李保国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从最早的5家会员单位,到如今的近400家生产企业,山东葡萄酒在业内已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形成很大影响力,其秘诀就是“好葡萄酿好酒”。
创新激活全产业链
“葡萄酒市场的波动是正常的,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不接地气’的酒企。”一位从事酒水营销多年的经销商林丽表示,在她代理和销售的葡萄酒品牌中既有进口葡萄酒也有国产葡萄酒,有不少消费者会认为葡萄酒是“阳春白雪”,这样的误解和误区有一定代表性。
“做葡萄酒肯定面临的是营销问题。我们第一个改变是直接取消分销模式,最多只到二级分销,目的是确保酒庄可以把最真实的酒品传达给消费者。缩短营销链条,并不是降低营销成本,而是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第二个改变是采用体验式营销,把消费者邀请到酒庄,实地来体验,普及葡萄酒文化,效果比较明显。第三个改变是‘走出去’,业务人员参与到汽车、房地产各行各业的活动中进行双向普及。把这三点做好,相信葡萄酒的市场不会差。”徐义介绍,以奥德曼为例,每年酒庄能够吸引3万消费者前来体验。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不少葡萄酒企业就非常注重传播和与消费者的互动。比如张裕、高崖仙月、奥德曼等酒企都建立了自己的酒庄,开展文旅项目,在传统营销之外开辟了新路径,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李保国认为,经过疫情、竞争等多重因素的“洗礼”,国产葡萄酒尤其是山东葡萄酒企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在传统基础上,山东酒企积极探索,比如张裕从葡萄品类进行创新,蓬莱葡萄酒推出精品小众游,激活了全产业链。
合力助推产区影响力
近日,宁夏葡萄酒产业批准成立“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下称“综试区”),旨在进一步发挥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稟赋和特有的风土条件,推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产区为代表,国产葡萄酒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风土特色和消费优势。山东如何抓住这个时机,又将怎样引领国产葡萄酒的发展?
“作为葡萄酒同行,我们都注意到了宁夏产区成立‘综试区’的新闻,也为这个事情高兴,这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第一个国家级的产业集群试验区,相信对其他产区而言,会形成鲶鱼效应,应该能够激发起山东产区的正向竞争。”徐义表示,产区之间的竞争也会推动行业进步,山东酒企需要加强自身的基础价值,练好内功,保证产品品质。
近年来,伴随着国潮的崛起,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也迈入快车道。一方面产区建设步伐加快,山东、宁夏、新疆等都出台了相应的产区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注重打造产区的差异化,突出不同产区的风土特色。
山东多家葡萄酒企业及经销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山东葡萄酒品质很好,但需要加强市场的整体宣传,作为葡萄酒的优势产区,更应该“打包”整体推广。
林丽表示,葡萄酒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目前宁夏、河北等省份对葡萄酒产业的重视程度高,当做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扶持,这一点值得山东借鉴。
“除了协会力量之外,我们希望能够联动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构建起产区特色,深度触达行业市场与消费者,这才会形成产区影响力。”李保国表示,从6月份起,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组织了山东葡萄酒的系列媒体行活动,希望通过媒体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山东葡萄酒产区的魅力。下一步还将通过举办国际性葡萄酒盛会、国际酒类比赛等方式,让山东葡萄酒产业继续深挖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让“葡萄酒之都”美名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