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观察

山东体育产业集团真的要来了

改革信号明显,部分市已试水体育产业运营

2021-05-31 作者: 段海涛 来源: 经济导报
  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组建工作正在推进,未来国资将如何助力山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导报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5月27日,山东省国资委发布《省属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2020》,其中显示,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组建工作正在推进。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释放出山东体育产业将启动改革的明显信号。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2011年至今,陕西、湖南、江苏、湖北、辽宁等省份已相继设立省级体育产业集团,而山东省内如济南、青岛等城市,市级国企也开始试水体育产业运营。随着省级集团组建工作的推进,未来国资将如何助力山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产业规模超两千亿
体育场地超20万个

  山东是体育产业大省,来自山东省体育局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466.55亿元,增加值为968.5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省GDP比重为1.45%。
  从山东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713.98亿元,占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3.7%;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为249.46亿元,占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8%;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值为5.14亿元,占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5%。
  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去年底,山东省体育局曾发布《2019年度山东省体育场地统计报告》,其中显示,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体育场地20.75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36亿平方米,山东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5平方米。
  这些体育场地中,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占了大头,其中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1.16亿平方米,占49.16%;企业的体育场地4158.25万平方米,占17.61%;机关的体育场地1342.16万平方米,占5.68%。
  从功能来看,20.75万个场地中,篮球场地4.37万个,占21.07%;全民健身路径场地7.84万个,占37.79%;乒乓球场地2.02万个,占9.72%;羽毛球场地7059个,占3.40%;田径场地1.77万个,占8.54%;健身房8366个,占4.03%;足球场地6568个,占3.17%;排球场地7827个,占3.77%;健身步道4032个,占1.94%;游泳场地766个,占0.37%;其他场地1.29万个,占6.20%。
  山东大学今年2月发布的《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8-2020)》中显示,2015-2018年,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7.06%,比同期全省GDP增速高近10个百分点,对山东省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显著提升。
  从分地市情况看,报告中称,青岛、济南、烟台三市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均超过300亿元。其中青岛总产出为561.48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22.8%,济南总产出为381.36亿元,烟台为337.61亿元。
部分市国企
已涉足体育产业整合

  经济导报记者搜索公开信息发现,有关组建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的表述,系首次出现,但山东打造省级体育产业集团的想法,却早已有之。
  201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着力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产权和竞争实力的体育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增强我省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适时组建省级体育产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市组建体育产业集团。
  近年来,山东涌现出了一些优秀体育器械制造商,如泰山体育集团、英派斯、光威集团等,去年9月,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在济南成立,首批会员单位达478家,业态领域包含体育产业11个类别,覆盖全省16个市。
  从国有体育企业来看,目前部分地市已有所试水。如2016年,青岛旅游集团成立子公司——青岛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定位为青岛市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滨州市2020年成立山东滨盛文旅体育产业集团,将其定位为文旅体资产整合、资产重组和投资运营平台。
  2017年成立的济南文旅集团,主要负责济南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建设与运营,负责文旅项目投融资和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对外推广,负责市级公园、景区、体育场馆资产统一运营等。
  在体育板块,济南文旅集团2019年与泰山体育集团合资成立济南文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三年打造省级大健康产业集团。今年1月,中国足协宣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将把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给该集团。
  从山东省属企业情况来看,从事体育产业的并不多,公开报道中只有鲁信集团、鲁商集团等有所涉及,如鲁信集团曾投资设立山东鲁信康惠体育有限公司,涉足羽毛球赛事、体育培训和教育、建设和运营体育场馆等业务;鲁商集团旗下银座集团此前曾投资“银座健身”品牌。
多省成立省级体育集团
  在省级体育集团组建方面,陕西和湖南起步较早。
  2011年,陕西省成立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定位省政府加快西部体育强省建设、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经营主体和投融资平台,重点布局体育科技、体育赛事、体育服务、体育综合体和体育金融五大业务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为加快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还与陕西旅游集团进行了重组。
  目前,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拥有陕西西风烈赛事有限公司、陕西奥体场馆运营有限公司、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陕西体育宾馆、陕西奥体体育技术标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5个全资子公司,已提出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百亿陕体”的战略目标。
  也是2011年,湖南省成立了湖南体育产业集团,2014年列为湖南省文资委管理,现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全资控股,业务主要涵盖体育传媒、体育场馆和体育综合体开发、体育服务、体育制造、体育健康食品等,“体育-文化-健康-食品”的发展体系初具规模。
  此后其他省份也竞相效仿。2015年,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5亿元,大股东是江苏省财政厅。
  2018年,辽宁省体育产业集团正式组建,注册资本33亿元,由辽宁省国资委全资控股。
  同年,湖北省也组建湖北体育产业集团。
  此外,2019年,四川省也成立了四川体育产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