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产经 广告

项目遍地开花街区人气火爆节会精彩纷呈

山东文旅消费“进阶”正当时

2021-05-24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在传统游园之外,特色的创意文旅产品拓展了台儿庄的旅游发展空间。
  下一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聚力开发绿色融合的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供给,更加注重创造可持续、更贴近游客内心的高品质产品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山东文旅在“跨界融合”的发展理念下,不断完善和丰富文旅消费,并通过创新打造“网红”景点、营销新体验,让山东的文旅发展“二次起跳”。
新体验“出圈”
  5月21日,聊城市茌平区小高村兔文化博览馆举行了“萌宠乐翻天”研学游活动,两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据介绍,小高村原为贫困村,2016年引进肉兔产业,在兔子育种、养殖产业链基础上与乡村旅游相结合,2018年建成全国唯一以“兔”为题材的旅游互动项目——兔文化博览馆。通过“畜牧+旅游”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周边近百名村民就业,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与主题乐园相比,乡村民宿成为文旅消费新贵。位于济南市的九如山景区不断创新休憩度假形式,目前已经形成了“深体验、高共鸣”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浪漫木屋打卡游。“将传统的旅游度假通过民宿这一形式逐步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为游客营造体验当地自然生态、人文风情、生产生活的独特空间,用‘宅’的理念,让城里人与美丽乡村不断产生联系,逐渐融入乡居生活里。”济南九如山景区刘征表示,浙江卫视《奔跑吧》综艺栏目在园区拍摄播出后,“网红”民宿游获得了新一波小高潮。
  “普通的文旅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通过颠覆性的思维来突破,这给企业出了个难题,谁能破题,谁就能够赢得效益、赢得关注、赢得发展的新空间。”22日,中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曾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业从来不缺乏市场爆发力,真正缺乏的是优质文旅产品的供应。旅游产品的供给上应需而变,对应新需求构建新业态、新通道、新消费、新空间。
文旅产品新潜力
  “济南趵突泉景区推出一款文创雪糕,造型还原了涌动的泉水与观澜亭,并以‘趵突泉’命名。这就是文创产品的一个创新,很多年轻人和游客除了来游览景色,更要买一支雪糕打卡。”山东省启明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子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山东旅游业利用文旅融合、特色文创、艺术展览、亲自游乐等项目,充分激发了文旅产品潜力。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传统景区也在不断打磨新的文旅产品,积极转型。以济南为例,融创文旅城、明水古城等文旅项目遍地开花,百花洲、宽厚里等文旅街区人气火爆,文旅博览会、玫瑰文化节等文旅节会精彩纷呈。
  “从传统购票游览到利用文旅产品‘留客’,我们开发了系列的创意文旅产品。根据台儿庄古城水网密布,我们创新推出了独特的以船迎亲的水乡婚礼。相比传统酒店里的举杯相庆,台儿庄古城精心打造的水上婚礼,坐上摇橹船沿着悠悠水巷,两岸景色尽收眼底,为大家呈现出一场传统且唯美的视觉盛宴。”台儿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台儿庄举行了中式集体婚礼,在传统游园之外,特色的创意文旅产品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通过情感和文化拉近了景区与游客的距离。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表示,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文化目的地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不仅能够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对于旅游企业来讲,相当于一次“重塑”,更是“二次起跳”。    
多次消费概率提升
  2021年“补偿式出游”盛行,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持续释放了国人的旅游出行需求,“吃、购、游”成为大多数老百姓假日生活消费的主旋律。相关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实现了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
  “文旅二次或者多次消费的概率正在提升,消费者对国内市场上中高端、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多,高性价比、在交通上更易抵达的文旅产品受到市场热追捧,其转化为二次或多次消费的概率也相当高。”济南玫瑰之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静介绍,目前公司的玫瑰花田旅游打卡包括玫瑰花系列延伸品已经聚集了一帮“铁粉”,他们不仅在花期会来打卡,还会定期购买玫瑰花产品自用或者送人,形成了多次消费。
  曾涛认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出现“爆发式”增长是因为之前旅游消费的“压抑”,对于产业从业者而言,仍需继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倒逼文化和旅游消费“品质”“数量”双提升。
  “经历疫情考验,旅游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悄然改变,旅游生活也有了新内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表示,文旅消费需求的变化,对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春生介绍,下一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聚力开发绿色融合的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供给,更加注重创造可持续、更贴近游客内心的高品质产品,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