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观察

老景区正谋划新出路打造研学热门目的地

古村朱家峪寻找梦想合伙人

2021-04-19 作者: 初磊  来源: 经济导报
  朱家峪二次消费比例出现了微增势头,古村成学生美术写生地  初磊 摄
  游客的旅游需求出现了新变化。朱家峪古村接待的游客群体中,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向,这对其经营业态和满足游客的新旅行体验又提出了新挑战
  ◆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在回暖的路上,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国有景区纷纷降低门票价格后,济南传统景区朱家峪古村继续“改革”,正“梧桐引凤”,拟寻求投资入股方或委托运营管理方式,探寻发展的新出路。
恢复八大传统作坊
  17日上午,朱家峪景区,古村春景明丽,一队学美术的学生来到景区,或闲坐古树下,或踱步古道上,写生春天的古村,旁边溪水潺潺,时而听见清脆婉转的鸟鸣。正在写生的学生戴舒说,“这里是北方山村的代表,明初的古庙、古宅、古桥等建筑格局依然完整地保留到今天,很有意义。”
  一部《闯关东》,让更多游客走进“齐鲁第一古村”朱家峪古村。朱家峪景区就位于这个村落,距济南市区约45公里,景区属章丘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由其下属的济南市朱家峪闯关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运营,于2018年10月成立。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获悉,朱家峪古村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约480亩。如今,这里依然以闯关东文化活动活标本和一以贯之的文脉延续,成为新时代闯关东精神落地生根的首选载体。
  朱家峪景区常务副总经理纪祥晓介绍,依托章丘文旅集团,景区邀请高水平团队进行设计,打造了集大型视频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厅、高档单间、多功能餐厅、住宿、餐饮于一体的新时代闯关东精神教育基地,成为中小学研学的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朱家峪景区还打造了新时代闯关东文化展览馆,去年8月,展览馆正式启用,该展览馆占地2300平方米,综合运用了互动投影、穹幕影院、情景还原等多种展示形式,讲述闯关东故事,弘扬新时代闯关东文化,展馆将古村文化与闯关东文化进一步融合,并融入三涧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的总体布局,实行一体化打造,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动。
  纪祥晓介绍,景区将老街进士故居、朱氏北楼、朱氏家祠、女子学校、李精一故居等五大景点进行修复,“还修复了老街21处破损房屋、文昌湖工程、4家餐饮大院等,恢复了八大传统作坊,完善了景区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对古村落的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审慎开发,拒绝对古老村落资源的破坏性建设。
二次消费比例待提高 
  据悉,朱家峪古村2009年就被评为“山东十大影视拍摄基地”,已有《闯关东》《南下》《知情》《靠山》《老农民》等3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景区目前是国家4A级景区。
  作为影视剧取景地,朱家峪景区在济南全域游“版图”上,像是游客心中的一道甜品,景区二次消费比例出现了微增势头。放眼文旅行业,景区彻底摆脱“门票经济”的发展难题不少,有不少民营景区,在文旅市场化的浪潮中,受限于资金、团队或运营,宣布“破产”,一度给行业带来“惶恐”。
  例如,2017年,洛阳龙潭峡谷成国内首家破产的5A景区,之后被摘牌“4A”的重庆龙门阵景区申请破产;2018年,南京水魔方进行破产重整并招募投资人,2019年,同样是4A景区的威海大乳山景区宣告破产重整。
  重资产、长周期,“回本”能力成为考量景区运营能否持久的关键,在“免门票”的趋势下,国有景区纷纷探索新出路。
  纪祥晓认为,利用古村古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需要在政府、投资方和当地居民三方间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一味扩建只会舍本逐末,“留得住乡愁”才能真正唤醒游客对乡村文化、民俗民风的记忆和保留意识。
  据了解,运营3年多以来,朱家峪景区年客流量约40余万人,综合营收仅400余万元,其中门票收入约占91%,二次消费及其他收入约占9%。目前景区二次消费较为单一,只有景区自营商铺和停车场收入,每年的运营费用约430万元。纪祥晓坦言,“在客流量40余万人次时,营收和投入基本持平,目前景区勉强维持运营,要走得更远,就要找到新路子,尝试多元营运方式盘活不可再生的古村资源。”
  而眼下,由于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投入高,且古村落中目前还有80多户居民,景区开发中也要从不影响居民生活出发,因此,在兼顾文物保护和开发建设中找到突破口,提高二次消费收入占比,是朱家峪景区急需破解的难题。
游客趋年轻化
  济南导游张娟在疫情之前带队旅欧路线较多,自今年以来,她才开始陆续接受散客提前预约的济南周边游。她发现,“原来游客较重视观光轻体验,现在旅行则重在找适宜休闲度假的地方,年轻人更愿意为文创潮品、茶吧、网红美食等‘小而美’的角落付费。”旅游市场的供给越来越丰富,游客的旅游需求出现了新变化。朱家峪古村接待的游客群体中,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向,这对其经营业态和满足游客的新旅行体验又提出了新挑战。
  纪祥晓发现,不少年轻游客来“打卡”,让这一古村落“红”在了滤镜下、流量下,景区也曾考虑在业态上招引网红店,但考虑到景区要成为“长红”景点,还需要找到与这部分游客的“契合点”,经得住褪去流量后的“考验”,在业态配置上,景区以吃、游、购、娱、忆为主,今年“五一”,新增民宿业态有望开门纳客。
  朱家峪景区敞开“怀抱”招募合作方,期待可以为景区“长红”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