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济宁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保障粮食安全、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以建立“田长制”为突破,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以行政村为耕地保护基本单元,设置耕地保护“田长”,形成“田长”基层产生、农民看护耕地、政府保障运行的工作体系,构建“市级督导、县市区考核、乡镇主责、村居落实”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落实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耕地保护任务重、成效好的乡镇、村居给予奖励。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六个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个不准”,定期对违法用地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公开曝光、以案说法,形成震慑效应。
以全面“严起来”为导向,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行为。开展违法整改“春季攻势”“百日攻坚”,对2021年以来新发生的违法占用耕地项目,特别是侵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律依法拆除,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对违法严重的地方,提请纳入重点监控、冻结建设用地审批;对责任人员,严肃问责追究,让“长牙齿”的硬措施能咬人、见实效,确保省对市考核“零扣分、零约谈、零问责”。
以遏制“非农化”为重点,积极稳妥消化存量。针对土地例行督察、卫片执法反馈和永久基本农田栽树等典型问题,逐个列出整改方式、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坚持分类分步、依法有序整治存量,先处置产业类、公共管理服务类问题,再处置住宅类问题;先处置党员干部问题,再处置一般群众问题,逐步将存量化解到位。同时,进一步建章立制,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以打好“组合拳”为抓手,加强日常执法监管。严把耕地准入关,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和动态监管机制,按照“每地块必核”的原则,逐地块落图、拍照入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把日常巡查关,强化数字赋能,推行视频监控、移动执法、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的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严把目标考核关,做好“十三五”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期末考核,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到位,重大问题挂牌督办,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杜志博)
以建立“田长制”为突破,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以行政村为耕地保护基本单元,设置耕地保护“田长”,形成“田长”基层产生、农民看护耕地、政府保障运行的工作体系,构建“市级督导、县市区考核、乡镇主责、村居落实”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落实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耕地保护任务重、成效好的乡镇、村居给予奖励。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六个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个不准”,定期对违法用地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公开曝光、以案说法,形成震慑效应。
以全面“严起来”为导向,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行为。开展违法整改“春季攻势”“百日攻坚”,对2021年以来新发生的违法占用耕地项目,特别是侵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律依法拆除,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对违法严重的地方,提请纳入重点监控、冻结建设用地审批;对责任人员,严肃问责追究,让“长牙齿”的硬措施能咬人、见实效,确保省对市考核“零扣分、零约谈、零问责”。
以遏制“非农化”为重点,积极稳妥消化存量。针对土地例行督察、卫片执法反馈和永久基本农田栽树等典型问题,逐个列出整改方式、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坚持分类分步、依法有序整治存量,先处置产业类、公共管理服务类问题,再处置住宅类问题;先处置党员干部问题,再处置一般群众问题,逐步将存量化解到位。同时,进一步建章立制,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以打好“组合拳”为抓手,加强日常执法监管。严把耕地准入关,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和动态监管机制,按照“每地块必核”的原则,逐地块落图、拍照入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把日常巡查关,强化数字赋能,推行视频监控、移动执法、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的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严把目标考核关,做好“十三五”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期末考核,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到位,重大问题挂牌督办,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杜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