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头版

互联网企业招人,拼了

房补车补加高薪,意在“掐尖”青年人才

2021-02-26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齐鲁人才研究院副院长李召华表示,与2020年节后山东省企业人才需求量年龄曲线相比,2021年人才需求量年龄曲线有明显的前移,人才需求更加趋向年轻化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2021年春季招聘正火热进行中。据齐鲁人才网数据统计,2021年春节后,企业发布招聘职位量激增,对人才需求愈发旺盛。
  年后哪些行业招聘最为火热?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又将有哪些新动向?连日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和调研了多个行业及招聘平台,听听这些企业和平台如何说。
互联网企业
招聘数量占比高

  24日,字节跳动正式启动了2021春季校园招聘,为大学生开放超过7000个工作岗位。这一数字超过了该公司历年春招规模。据招聘网站拉勾发布的《2020互联网行业秋季校招趋势报告》显示,字节跳动连续三年成为毕业生投递热度最高的企业,目前全球员工超过10万人。
  “节前我们拿下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的项目,亟待组成一个团队。在节前我们就发出了招聘启事,节后利用春招也积极联络院校和相关机构招聘,但目前岗位还没有招满,尤其是有3至5年经验的小组负责人一直没有合适人选。”24日,济南卓越信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范瑶在自己朋友圈第N次发出招聘信息。作为一家正在逐步壮大的互联网企业,该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很旺盛。
  根据齐鲁人才网2021年节后山东省企业人才需求量行业分析来看,2021年节后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量最高,占比为7.33%;其次为教育/培训行业,人才需求量占比为6.76%。
  “利用春招,公司招聘特意将春招时间从2月底持续至‘五一’,为提升入职几率,我们还开放了多次投递机会,应聘者可以一次投递最多选择3个岗位,这样的招聘力度,可见我们对人才的渴求度。”范瑶给经济导报记者介绍,目前高校学生正在陆续返校,鉴于疫情管控,春招也多以“云招聘”“云投递”为主。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受春节延后的影响,高校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相继告一段落,这一部分群体也成为节后职场的主要求职大军,“抢人大战”更随着毕业生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激烈。
  “公司业务在不断扩展,我们也拿出了招聘的最大诚意。对于能够立即上岗的软件研发、人工智能方面的毕业生,我们给予的待遇非常优厚,不仅有房屋补贴、车补、加班费用补贴等,开出的月薪也非常具有诱惑力。”范瑶介绍,为了适应目前年轻团队的办公习惯,公司还特地重新装修了休息室和茶水间,模仿硅谷企业的模式,开辟出了更多的公共和互动空间。
  相较于节后企业用人需求旺盛,求职者的就业意向却没那么强烈。据齐鲁人才网近三年节后简历数量统计显示,2021年节后求职者就业意向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但与2019年相对持平,简历投递量增长并不显著。企业发布的岗位门槛并不高,且企业质量也不低。但仍有部分求职者兴趣不高,甚至有“走马观花”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招聘难。
“35+”
面临职场危机

  一方面,企业招聘需求旺盛,不少企业更喜欢“掐尖”,人才需求更趋向年轻化;另一方面,与之相对的是已经有8至10年以上职场经验的“35+”,这一部分群体却面临职场中年危机。
>>下转2版
  “其实现在跳槽与否,我非常矛盾。身处细分行业,上升空间并不大。家里甚至让我去考公务员或者再去拿个学位,但我更希望能有一个更大平台实现内心的梦想。”济南白领孙尧1984年生人,进入职场10年,月薪从4000元涨到8000元,近几年,他感觉工作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少,很多程式化、重复性的工作内容,让他感觉进步的空间基本停滞。
  齐鲁人才网数据统计显示,春节后很多企业岗位招聘需求中明确要求,“年龄限35岁以下”,有的甚至提出员工“90化”。企业收割“青春红利”已经成为常态,年轻新鲜血液带来的出创新性和活力是“35岁+”与“40岁、50岁阶段”职场人无法比拟的。对于职场中年人来讲,未来跳槽求职将更加具有挑战性。
  “选择90后甚至95后,主要基于对产品和消费市场的考虑。目前我们的消费市场主要针对年轻人,年轻人肯定更懂自己的群体,让他们来做运营、宣传和产品,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在24岁。”济南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对于“35+”的职场人来讲,他们身上来自家庭、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担子很多,与90后甚至95后相比,他们在时间和精力上肯定要打折扣。对于公司的新项目或者新小组,在人员配置上也倾向于提拔和鼓励更年轻的人才。
  “山东省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35岁+”的就业难题也和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发展运营模式雷同,业内竞争激烈,而对高经验值、高技术性、低工作强度的劳动力需求偏低,在人口红利尚能满足的情况下,企业自然愿意偏向用工作时长更长、薪资期待更低的低龄员工来替代高龄员工,企业越来越青睐年轻人已是不争的事实。”齐鲁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齐鲁人才网市场总监李召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2020年节后山东省企业人才需求量年龄曲线相比,2021年人才需求量年龄曲线有明显的前移,人才需求更加趋向年轻化。
 
职业发展要“乐在其中”

  “从择业观来看,绝大多数95后都喜欢跟随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岗位,不喜欢约束和教条式的管理。他们更偏爱从事创新型的工作,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以及自身在工作中所处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愿意接受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李召华认为,对于95后来讲,薪水、稳定性早已不是最主要的考量点,当代年轻人不断将自己热爱的事物与工作结合在一起转变成自己的职业,“乐在其中”成95后求职者择业的重要指标。
  齐鲁人才网数据分析,2021年节后山东省95后求职者择业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获得成长机会,55.9%的求职者看重自身发展,期望企业能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50.2%的求职者在意企业发展潜力;47.3%的求职者在意企业氛围是否和谐。
  1997年毕业的王涵妮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她作为动漫创作者,已经在校园中参与过一些卡通动漫影片的兼职和实习机会,在山东做动漫,她更希望可以找到与“梦工厂”“迪士尼”等有着相同价值观和视野的企业平台,而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进入企业更多是练手,她希望从事自由职业,满足能够随时创作漫画的需求。
  “电竞师、直播销售人员等系列新型职业的不断涌现,在某种意义上‘刺激’着毕业生的求职诉求,他们更在意个人兴趣与发展前景,希望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表示,作为文化行业,他们在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多技能的“全面手”适应力更强,也利于企业多个板块的融合。
  李召华分析,受到后疫情冲击影响下,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企业创新用工模式层出不穷,但依然不能为不断增长的企业用工成本“降温”。2020年遭遇疫情这只黑天鹅,人力资源行业也在高度关注“灵活用工”模式,预计未来十年中,中国灵活用工市场也将进入一个红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