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乐陵黄夹镇已成为山东省首个马铃薯特色小镇。图为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组培车间 贾鹏 摄 |
目前,在乐陵市的大力扶持下,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已建成马铃薯脱毒苗组培中心7.5万平方米,微型薯原种生产能力8亿粒
◆记 者 谢卫振
通讯员 贾鹏 梁代代
近日,继希森集团自主研发的“高产多用途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德州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黄夹镇马铃薯特色产业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之后,乐陵市马铃薯小镇再次迎来灿烂“薯”光。
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乐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更大力度支持马铃薯育种产业发展,马铃薯育种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争创国家级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马铃薯小镇。一个集育种种植、文化旅游、健康疗养、贸易产业、养老产业于一体的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基地的山东省首个马铃薯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崛起。
希森种业
两度刷新世界纪录
1月26日,在希森马铃薯集团许家基地组培车间内,一排排脱毒马铃薯种苗生长旺盛。“希森3号,亩均产可达4吨-5吨;希森5号,干物质含量高达28%;希森6号,亩产高达8吨-9吨,两度刷新世界纪录……”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深有感触地梳理着“希森种业”的“大事记”。而其背后,则是一场持续20年的种业科技攻坚战。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最大种植国,但产量、品质却居90多位。尤其是用于薯条、薯片、淀粉和变性淀粉加工的马铃薯大部分仍靠进口解决。“一个农业大国,吃个土豆还要进口?我要培育咱们国家自己的土豆良种!”梁希森郑重地说。
2001年,梁希森在乐陵市委、市政府和黄夹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造梁锥、许家新村的同时,毅然投身“土豆革命”。招聘大学生、租地、买设备,一年投入6000万元,试水脱毒种薯的“研发”,却一无所获。
马铃薯育种谈何容易!为筹措资金,梁希森开始卖车、卖房、卖酒店,先后关掉4家公司、卖掉9辆车,最后他不得不卖玫瑰园的房子,又把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房产卖掉,钱款到账马上投入到马铃薯育种项目上。
“就是要改变中国马铃薯品种落后的局面,让中国马铃薯品种走向世界。”梁希森说,希森集团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最好。
如今,20年过去,希森集团在育种上投入超过40亿元。历尽磨难,终见“薯光”:目前,希森在乐陵、北京延庆,打造了两个现代化马铃薯育种基地,建成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实施了2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专项及自主研发项目。并从世界各地高价购买马铃薯优质种质资源材料2400多份,建成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成功培育出18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有11个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品质和产量远远超过引进品种。
希森的马铃薯育种产业不断创造佳绩。2018年7月4日,在山东胶州市马铃薯大田收获现场,“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580公斤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2020年6月30日,在东营农高区测产现场,在轻度盐碱土壤条件下,“希森6号”取得了每亩4627.3公斤的高产。
希森已成为
“中国马铃薯种业航母”
希森薯种不只造福了中国薯农。“中亚和非洲地区国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由于缺少适宜的新品种,产量一直偏低。”梁希森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希森与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将“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其脱毒种薯利用率达到50%以上。目前“希森”系列在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达到两万余亩。
20年来,乐陵市、黄夹镇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四届班子20年持续接力扶持“希森种业”发展。乐陵市专门建立对口帮扶希森集团的长效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帮助解决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希森集团在外地遇到的瓶颈、困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争取专项资金、财政、政策、土地及解决遗留问题5个方面,自2006以来,乐陵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共为希森集团累计争取专项资金50项,乐陵市财政向希森集团借款51笔,乐陵市法院为希林集团解决合同纠纷3起,遗留问题3件,帮助希森集团获得各类荣誉21项……”2021年1月19日,乐陵市重点工作调度中心将近几年全市帮扶希森集团发展工作情况梳理汇总并呈报给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
樊廷雷当即批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种业15条措施目标,一如既往,加大力度,接力培育扶持希森种业发展,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目前,在乐陵市的大力扶持下,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已建成马铃薯脱毒苗组培中心7.5万平方米,微型薯原种生产能力8亿粒,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种植“希森”系列良种面积3100万亩,遍布全国28个省份和地区,直接带动160多万农民群众致富奔康。
“我要让全国1/3的马铃薯田用上希森脱毒种薯,让中国马铃薯育种领先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梁希森目光坚定地说。从新品种杂交选育,到微型薯培育,再到种薯大田生产,希森已成为“中国马铃薯种业航母”。
未来走向何方?“借助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资金支持,在扶持希森集团做精、做强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用心做好从种业研发、生产再到消费的马铃薯产业大文章,让马铃薯小镇‘薯光’更灿烂。”对此,樊廷雷更是信心十足。
◆记 者 谢卫振
通讯员 贾鹏 梁代代
近日,继希森集团自主研发的“高产多用途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德州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黄夹镇马铃薯特色产业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之后,乐陵市马铃薯小镇再次迎来灿烂“薯”光。
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乐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更大力度支持马铃薯育种产业发展,马铃薯育种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争创国家级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马铃薯小镇。一个集育种种植、文化旅游、健康疗养、贸易产业、养老产业于一体的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基地的山东省首个马铃薯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崛起。
希森种业
两度刷新世界纪录
1月26日,在希森马铃薯集团许家基地组培车间内,一排排脱毒马铃薯种苗生长旺盛。“希森3号,亩均产可达4吨-5吨;希森5号,干物质含量高达28%;希森6号,亩产高达8吨-9吨,两度刷新世界纪录……”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深有感触地梳理着“希森种业”的“大事记”。而其背后,则是一场持续20年的种业科技攻坚战。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最大种植国,但产量、品质却居90多位。尤其是用于薯条、薯片、淀粉和变性淀粉加工的马铃薯大部分仍靠进口解决。“一个农业大国,吃个土豆还要进口?我要培育咱们国家自己的土豆良种!”梁希森郑重地说。
2001年,梁希森在乐陵市委、市政府和黄夹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造梁锥、许家新村的同时,毅然投身“土豆革命”。招聘大学生、租地、买设备,一年投入6000万元,试水脱毒种薯的“研发”,却一无所获。
马铃薯育种谈何容易!为筹措资金,梁希森开始卖车、卖房、卖酒店,先后关掉4家公司、卖掉9辆车,最后他不得不卖玫瑰园的房子,又把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房产卖掉,钱款到账马上投入到马铃薯育种项目上。
“就是要改变中国马铃薯品种落后的局面,让中国马铃薯品种走向世界。”梁希森说,希森集团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最好。
如今,20年过去,希森集团在育种上投入超过40亿元。历尽磨难,终见“薯光”:目前,希森在乐陵、北京延庆,打造了两个现代化马铃薯育种基地,建成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实施了2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专项及自主研发项目。并从世界各地高价购买马铃薯优质种质资源材料2400多份,建成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成功培育出18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有11个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品质和产量远远超过引进品种。
希森的马铃薯育种产业不断创造佳绩。2018年7月4日,在山东胶州市马铃薯大田收获现场,“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580公斤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2020年6月30日,在东营农高区测产现场,在轻度盐碱土壤条件下,“希森6号”取得了每亩4627.3公斤的高产。
希森已成为
“中国马铃薯种业航母”
希森薯种不只造福了中国薯农。“中亚和非洲地区国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由于缺少适宜的新品种,产量一直偏低。”梁希森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希森与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将“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其脱毒种薯利用率达到50%以上。目前“希森”系列在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达到两万余亩。
20年来,乐陵市、黄夹镇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四届班子20年持续接力扶持“希森种业”发展。乐陵市专门建立对口帮扶希森集团的长效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帮助解决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希森集团在外地遇到的瓶颈、困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争取专项资金、财政、政策、土地及解决遗留问题5个方面,自2006以来,乐陵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共为希森集团累计争取专项资金50项,乐陵市财政向希森集团借款51笔,乐陵市法院为希林集团解决合同纠纷3起,遗留问题3件,帮助希森集团获得各类荣誉21项……”2021年1月19日,乐陵市重点工作调度中心将近几年全市帮扶希森集团发展工作情况梳理汇总并呈报给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
樊廷雷当即批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种业15条措施目标,一如既往,加大力度,接力培育扶持希森种业发展,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目前,在乐陵市的大力扶持下,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已建成马铃薯脱毒苗组培中心7.5万平方米,微型薯原种生产能力8亿粒,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种植“希森”系列良种面积3100万亩,遍布全国28个省份和地区,直接带动160多万农民群众致富奔康。
“我要让全国1/3的马铃薯田用上希森脱毒种薯,让中国马铃薯育种领先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梁希森目光坚定地说。从新品种杂交选育,到微型薯培育,再到种薯大田生产,希森已成为“中国马铃薯种业航母”。
未来走向何方?“借助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资金支持,在扶持希森集团做精、做强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用心做好从种业研发、生产再到消费的马铃薯产业大文章,让马铃薯小镇‘薯光’更灿烂。”对此,樊廷雷更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