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金融 广告

低价包销

宁波银行被暂停债券业务

2021-01-06 作者: 王雅洁 来源: 经济导报
  “带病”展业背景下,宁波银行债券承销规模早已位居区域性银行前列
  ◆导报记者 王雅洁 济南报道

  商业银行最新债务融资自律处分出炉。近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通报称,宁波银行因在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及发行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发行工作程序执行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处以警告及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2个月的自律处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是2020年内第2家被暂停业务的主承销商。“带病”展业背景下,宁波银行债券承销规模早已位居区域性银行前列。
债务融资自律趋严
  经查,2020年以来,宁波银行包销的多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远低于上市后合理估值,承销费收入不足以弥补包销账户损失。
  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表示,宁波银行上述相关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了市场正常秩序。同时,作为簿记管理人,该行也在必要程序的执行上存在不足。
  事实上,发行秩序对于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挥有效作用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超过8.5万亿元。2020年年底,央行行长易纲发表署名文章《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称,“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但我国债券的持有主体是银行,2018年末银行持有的债券占全部债券的51.5%,其中相当部分实际上是银行通过货币创造为企业融资,也具有间接融资的特点。”
  “目前来看,在金融工具中,债券市场的约束比银行贷款融资强,股权市场的约束又比债券市场强。”易纲就表示,风险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集中,容易扭曲激励约束机制,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会扭曲风险定价,导致金融资产总量过快膨胀和部分资产质量下降,放大金融风险。
  正如其所言,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暴露出部分市场机构“重承揽承做、轻发行销售”“重业务发展、轻合规管理”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去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先后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簿记建档发行工作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自律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过程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包括宁波银行在内的3家主承销商被处以警告并通报市场,对市场机构合规从业以有力警示。
  此次,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重申强化发行业务自律管理,并表示将持续加强对主承销商等各类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相关违规行为。
债券承销“疾行军”
成绩斐然

  Wind显示,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注册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董事长为陆华裕,行长罗孟波。
  作为2007年国内首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02.61亿元,同比增加18.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71亿元,同比增长5.22%;不良贷款率为0.79%。
  按央行新的统计口径,截至2020年9月30日,宁波银行客户存款总额为10433.50亿元,比年初增加1747.69亿元,增幅为20.12%;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6584.99亿元,比年初增加1269.24亿元,增幅为23.88%。 
  从2019年数据来看,年报显示,宁波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81亿元,同比增加61.51亿元,增长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4亿元,同比增加25.28亿元,增长22.60%。
  债券承销方面,宁波银行“疾行军”成绩斐然。
  年报显示,2019年宁波银行全年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10只,发行规模1584亿元,在全国主承销商中排名第13位,在区域性银行中位列第1,增速在所有主承销商中位列第1。非银融资业务方面,宁波银行2019年全年业务量超过1000亿元。